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清丰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作为作为重中之重,清丰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实施营商环境护航行动,聚焦惠企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涉企行政执法、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治理,助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推动惠企政策直达直享。全面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就业创业、创新激励、纾难解困等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实情况,通过采取明察暗访、走访调研、听取工作情况报告、座谈回访企业等方式,对职能部门政策制定、发布宣传、引导推送、兑现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紧盯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查找政策落实责任不到位、承诺不兑现、执行搞变通、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线索,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持续进行跟踪督办,对政策落实不到位、营商环境问题突出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及时约谈提醒,督促整改到位,对涉嫌违规违纪的行为,早发现、早查处,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推动助企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直享,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二是开展专项监督精准发力。印发《全县纪检监察组织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开展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提供制度牵引。县纪检监委通过检查方案、抽查台账和案卷、回访市场主体等形式,督促主体责任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能,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深挖严查亲清不分以权谋私,重点领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等相关问题线索。建立反映损害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对涉企问题线索及时分办、优先处置,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等措施制度,倒逼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切实提升监督治理成效。
三是拓宽监督渠道提升效能。持续完善提升“一企两店三户”联系活动、“省市重点在建项目”全程联系服务机制、党风政风监督员等制度上,进一步拓宽市场主体诉求反映渠道。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纪委监督岗”反映窗口,开展“坐班式”“嵌入式”监督,统筹资源、打通堵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合理诉求,把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办成,推动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提升。以重点项目全程联系服务机制为载体,通过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工程进度项目和实际建设情况,向本年度40个省市重点项目发放“纪企廉动监督二维码”,企业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反映企业诉求、困难问题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亲清营商环境监督系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担负主体责任,构建高效便企的诉求解决新格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