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范县积极探索分流管理、分类施策、分步管控的“多线程”模式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以繁简分流为突破口,打好案件快慢有序分道,简案快执快结,系统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组合拳”,全力推动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落地见效。
“初次接待窗口”为执行提速
繁简分流团队全力推动执行事务前期工作一站式办理。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初次接待窗口”,专人负责当事人初次接待、网络查控、财产冻结查封、来访接待、执行前期调查、文书送达为一体的全方位实体化运行平台,标准化、高效率地准确识别、精细划分案件,为后期执行实施工作的加速、提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初次接待窗口”充分发挥“案件环岛”功能,将案件总量的40%由速执团队承办,动态调整速执团队的结案类型和工作内容,实现执行立案与初筛分析深度融合,立案、初次接待、财产查控、繁简分流环环紧扣。案件快慢有序分道,提升了后续执行工作进度,缩短了执行时限,减少了收集固定执行案件前期相关信息的时间,今年来,范县法院初次接待申请执行人610人次,集中提起网络查控冻结2126次,查封房产89套,汽车465辆,一次性有效执行案件156件,有效提升了办案质效。
“无缝隙”精细化管理促执行效能提升
一是分类施策,打造专业化执行团队。健全执行团队组织架构,将执行局分为速执团队、繁案团队、保全团队、终本执恢团队,全面提高人案适配度。同时,细化团队职责权限,压缩管理层级,进一步提高工作传导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案件执结效率。1-10月份,范县法院收案2957件,结案2656件,执结率为89.82%,同比增长11.8个百分点。
二是分步管控,严把节点流程。根据执行案件办理的特点和流程将案件办理各个环节落实到人,在执行指挥中心督促、各团队制约下进一步提升执行全程规范化运作,通过案件分流可视化管理,实现执行全程留痕和流程管理信息公开透明。范县法院执行期限从去年的平均用时100多天,缩短到目前的90天,超期案件同比减少7件,执行到位率明显提升。
“电子卷宗管理中心”跑出为民加速度
卷宗管理中心将当事人提交的纸质材料扫描、编目、入库,执行干警在执行分流办案中将每个环节的纸质材料当天移交卷宗管理中心,确保节点及时流转。结案后,卷宗管理中心对数字化信息卷宗快速归档。执行干警可随时通过执行办案系统查阅案件信息、打印副本,减轻了执行实施团队的工作量,使执行干警从大量辅助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解决案件的疑难复杂部分,执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执行卷宗管理中心经过5个月的运行,执行案件快速执行到位率明显提升,卷宗全部在规定时间内100%完成归档。对执行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全流程产生的材料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实时生成,便于各环节执行干警通过执行办案系统查阅案件信息,相互配合高效完成执行工作,有效消除案件材料不慎丢失的隐患。电子卷宗管理中心的设立有效提升了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助推执行模块化、信息化、规范集约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