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丰法院始终坚持把执法办案工作摆进基层社会治理之中,秉持“诉调对接+繁简分流+诉源治理”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矛盾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诉调对接在前端。紧紧依靠党委大综治优势,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度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访诉调对接机制,派驻27名民事速裁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横向联系县联调委6个专业调解委员会、75名专职调解员,纵向沟通17个乡镇专职调解员、503个村网格员,定向对接 “娟子工作室”,联动完成委托调解、法律指导、司法确认等工作,对起诉至法院的案件,经征求当事人意见,委托至相应民调组织和乡镇网格开展调解,调解成功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在综治中心立案转入诉讼程序,由驻点员额法官及时开展速裁,借助诉前调解成果快审快办,出具要素式、令状式裁判文书。今年1-10月份,共诉前委托调解1765件,调解成功699件,实现了一站解纷、多元解纷的积极效果。
二是繁简分流在中端。坚持整体性推进结构再造,大力推进简案快审平台建设,按照1:2:3比例配置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充实到速裁团队,推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全口径同步推进。牢牢把住案件分流关,采取智能+人工案件分流模式,科学配置自动分案参数,智能识别案件繁简,并配备一名员额法官和2名法官助理加以人工识别,促进分案更加科学精准。同时,健全速裁保障机制,将诉讼保全、送达、司法鉴定、材料收转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至诉讼服务中心,为一线法官提供更为优质的体系支持。截止目前,民事速裁案件结案周期为18.8天,刑事速裁5.8天,行政速裁8.5天,行政非诉审查仅2.3天,快执案件结案周期平均48.88天,速裁案件服判息诉率超过了97.9%,构建了快速解纷机制。
三是法庭网格在末端。积极应对分调裁审改革对人民法庭受案的实际影响,将人民法庭职能摆进县域网格化治理格局,县委政法委专门组织召开人民法庭进入网格治理工作动员会,印发人民法庭工作进入基层网格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人民法庭与基层网格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考核推动的常态化机制,联手基层网格化解基层矛盾、参与基层治理、承担速裁团队辅助性事务,同步在综治中心设立网格管理办公室,在人民法庭设立网格之家,重点加强与乡镇网格广泛合作,积极推进诉源治理,拓展信息排查、动态反馈、法制宣传等基层阵地,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决在网格,推动万人成诉率持续走低,积极推进无讼乡村创建,诉讼收案量同比下降14.42%,实现了执法办案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打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