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丰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持续发力,护航企业发展,企业获得感显著提高。
一、严格规范执法,筑牢法治化营商环境根基
一是加强规范性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工作。对涉企规范性文件进行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查、修订及清理,保证我县涉企政策的合法性。严格按规定及时废除或修改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文件内容,从源头上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化保障。二是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每年对全县14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实行40学时制封闭式法治培训,县市场监管局等7部门改进执法方式,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监管效能,切实为企业减负。三是发挥多重监督作用。启用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公开投诉方式,开通网上举报平台,实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三结合,促进规范文明执法。
二、强化普法宣传,厚积法治化营商环境之势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二是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各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至目前,全县共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182场次,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30余场次。三是建立精准普法机制。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编制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知识手册,制作法律风险防范专题片,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邀请律师围绕商业合同、劳资纠纷等涉企案件深入剖析解读,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员工依法维权。至目前,印制15000余份法律进企业宣传手册,开展法律进企业2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
三、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法治化营商环境载体
一是成立产业集聚区服务法庭,办理全县涉企案件,并将执行局搬迁至该法庭,打造立审执一体化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对涉企案件快审快执。今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案件202件,执行标的7167.74万元。二是在江西家具商会及浙江家具商会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派驻法律顾问和调解员,为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组织检查86次,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78份,提供法律建议210条。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风险防范知识手册,为126家企业建立风险档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汇总分析、提醒预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安心舒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