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清丰县认真学习市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重要载体,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干字当先,打好项目谋划、项目招引、项目推进组合拳,掀起了重点项目建设新高潮,创造了一系列工作推进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了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清丰担当。
创新理念谋发展
新理念激发新动力,好思路推动大发展。清丰县科学研判、果断决策,提出产业集聚区、活力中心区、文化传承区、生态涵养区、融合示范区、红色旅游区“六区并进”发展思路,各区建设由县委常委挂帅推进,县人大、政府、政协各一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将全县所有重点项目按照属性融入“六区并进”,部门具体分包,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立足家居产业优势,将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转移作为拓展开放招商、培育发展后劲的头号工程,努力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抓住干部作风这个核心,提出“厚德、包容、创新、笃行”清丰精神,培育干部群众的“家园意识”,在干部中叫响“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激发了干事动力,汇聚了发展合力。
持之以恒抓招商
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领职能部门,多次赴北京、河北香河拜访企业,举行推介会及项目签约仪式,县主要领导每月至少赴企业所在地对接一次。各乡镇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党委书记、乡镇长轮流上阵。组织20余支招商小分队,由县级干部带队常驻河北香河寻线索、搞对接,全面出击、精准突破。县产业集聚区和财政、国土、住建、金融等部门到招商驻地现场办公,面对面解答企业关心的问题,以诚招商、精准招商。在全县提出不要把自己当成“官”、不要对企业说不行、不要怕麻烦等服务企业“十不要”;实行领办代办一对一,为签约企业逐一配备服务联络员,为开工企业逐一配备服务小组,企业不投产,人员不撤离,切实做到“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因为瞄的准、盯得紧、驻得下、贴得上,换来了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先后有86批460余家客商到清丰考察,63家企业落地建设,实现了产业招商的逆势上扬。
拼在实处推项目
拼在一线才能破解难题,干在实处方可走在前列。在清丰,不分一线二线都是前线,各级干部同轴共转、带头实干。力推“半天室内工作法”,领导干部每天最多用半天时间处理室内事务,更多时间去一线、去基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成立“草帽服务队”,实行“马扎工作法”,每天早八点准时在项目工地召开工作早会,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做到“企业要求马上办,解决问题不隔天”。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问题出现在哪里,“马扎工作队”就挪到哪里。项目服务联络员一对一为项目提供贴心服务,确保项目早进地、早开工、快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不当“战略家”、画大箭头,而是做“突击队”、“爆破手”,一竿子插到底,减少中循环,盯住具体事,一遍遍跟踪问效,一件件推动落实。重点项目全部建立详细推进台账,推进工作按天算,每天的形象进度通过照片比对在全县公开。正是靠着这种“钉钉子”精神,靠着每一天的小进步,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度。
强化督导促落实
发展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清丰县把工作落实责任层层分解,一级带着一级干,把推进重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具体到每个单位的干部职工身上,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目标。组建强力县委县政府督查局,配备1层楼、10辆车、50个人,各乡镇、县直单位组建129个督查室,配强了督查力量,紧盯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深入一线、督查问效,倒逼全县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在常规督导、重点督导基础上,实施驻地督导、对比督导和微信督导,推动工作落地生根。定期组织重点项目建设观摩活动,看进度找差距,查原因比干劲,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
清丰县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表现出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展现出上下一心、昂扬向上、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体现出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工作作风,值得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当前,我市上下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市七次党代会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先进典型的引领,需要大力弘扬这种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为榜样,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担当能力,抢抓机遇,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冲锋在前,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大干第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助推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