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来源:中共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2-15 10:43:08  浏览次数:11689次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濮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好202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2023年2月8日    


濮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楼阳生书记莅濮调研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稳大盘、促转型、强支撑、保稳定,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再获全国优秀等次,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大盘保持稳固

生产供给稳定增长。落实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稳运行促增长80条、接续措施70条及相关配套政策;坚持双线嵌合,最大限度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建、物流不停运。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89.5亿元、增长4.9%,居全省第5位。粮食总产60.4亿斤,连续13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量增长10.4%、居全省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29.1亿元、增长12.2%,居全省第4位;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逆势上扬,分别完成8286万吨、31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2.3%、11.9%。

三大需求持续回升。坚持“项目为王”,开展“三个一批”“工业项目攻坚”活动,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居全省第6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4.3%、居全省第2位。开展“濮”惠龙城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投入促消费资金3792.3万元,带动消费1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6亿元、增长1.9%,居全省第6位。对外经贸快速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97.2亿元、增长69.3%,居全省第1位;其中,出口81.9亿元、增长36.6%,进口115.3亿元、增长103.9%。

专栏1:项目建设

完善领导分包、红黄蓝分级等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加快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积极推进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项目建设。

▲省市重点项目。3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0.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6.3%。

▲“三个一批”项目。滚动实施前六期“三个一批”项目218个,其中38个“签约一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11个“开工一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69个“投产一批”项目全部建成达效。前三期、前四期“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5位。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为60个中央预算内项目争取资金8.4亿元、总投资18.7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18个项目完工、完工率30%,完成投资11.5亿元、投资完成率61.2%,使用中央预算内资金5.6亿元、资金使用率66.1%。

▲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实施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25个,争取专项债资金106.5亿元;项目总投资47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6.8亿元,投资完成率62.7%;已使用专项债82.5亿元,债券使用率77.5%。

▲金融工具类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30个通过国家审核,其中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扩建)、濮阳县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雨污分流及智慧化平台、盛悦冷链物流园等3个项目签约投放、基金额1.8亿元,均已开工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全市新入库补充项目186个、总投资383.9亿元,共有8家金融机构与君恒实业、濮耐股份等4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贷款需求41.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43个、签约资金17.2亿元、实际投放10.3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财政贷款贴息项目,36个通过国家审核,14个达成签约意向,5个已签约、签约资金4.3亿元。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63元、增长6.1%,居全省第2位。2022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37亿元、增长15.4%。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7亿元,同口径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7.5亿元、同口径增长7.9%。

(二)产业转型步履铿锵

先进制造业提档升级。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聚焦17个重点产业链,组建产业联盟,强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我市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宏业控股成功创建省级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聚碳新材料科技园“1+3”产业体系逐步成型,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远景台前智慧储能装备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河南省首台智慧储能液冷产品正式下线,天顺风电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科大讯飞豫北运营中心、泛物科技国产化服务器等重大项目落户濮阳。“氢能+人工智能”两能产业雏形初现,成立氢能产业联盟,设立氢能产业研究院,成功举办“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宗惠氢气高纯氢、国鸿燃料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陕耀东方(濮阳)氢能孵化园、上海氢通氢能科技产业基地、风氢扬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落户,首批30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交付使用,全球首款氢动力人形机器人发布,“制运储加用”全产业链加速构建;智慧医疗产业园、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园、广东宝乐智乐机器人等项目加快推进,自主研发超声诊断机器人应用于全国870多家医院。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德力西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中原石化实业、恩赢高分子、盛源能源科技等3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先后成立现代家居产业联盟、羽绒及制品产业联盟,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家,濮耐、惠成、天能3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名单,盛源能源、鹏鑫化工等7家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被河南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天地人环保被评为“河南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

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石化能源、冷链等特色物流,中商豫鲁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厚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建成投用,盛悦冷链物流园、工业园区化学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顺利,国际化工物流港、台前公铁联运煤炭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商贸服务提质升级,举办“2022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京东濮阳站”等系列活动,成交46.64万单,成交额4368万元;推出繁荣夜经济六大举措,打造体育场、安居街等20余处夜市,点亮城市“烟火气”;培育消费品牌,天口食品、老家水饺等6个品牌被认定为“濮阳老字号”;万达广场获批省级“平安商场”“品牌消费集聚区”,消费层级不断提升。濮阳县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文旅产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龙山龙湖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戚城遗址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达379项,居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濮阳市仓颉实验室、中原实验室,成功跻身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共建单位,开展氢能源与碳中和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278家。标准化复制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模式,建设濮阳龙都智慧岛,构建“创新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链条。成立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光大路桥、君恒实业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7家、增长65.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增长39.1%,新增科创型小微企业102家、增长9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1.5%。“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顺利推进,实施省、市揭榜挂帅项目5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8.8亿、增长76.7%。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60名、培育河南省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名、517家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入驻“科创中国”数字平台。

(三)基础支撑厚植增强

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济郑高铁濮郑段通车运营,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路基和桥梁下部工程总体完成;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开工建设。太原经安阳濮阳至徐州铁路、濮阳经开封至潢川铁路,纳入《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濮卫高速濮阳段、阳新高速濮阳段一期建成通车,濮聊高速濮阳段开工建设,“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及环城高速网初步形成。全市干线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7公里,国省道修复养护工程完成187.8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339公里。

专栏2: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

▲高速公路。濮卫高速濮阳段完成投资7.1亿元、阳新高速濮阳段一期完成投资6亿元、阳新高速濮阳段二期完成投资8亿元、濮聊高速濮阳段完成投资10.6亿元,均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黄河大桥。G240范县黄河大桥完成投资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7.8%,S304白堽黄河大桥完成投资9.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0%。

▲干线公路。S215南乐寺庄至清丰县城段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通车15.2公里,完成投资0.98亿元。

▲修复养护。实施G106、G341、G342、S215、S303等14个国省道修复养护项目,修复养护里程187.8公里,完成投资14.2亿元。

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稳固提升。卫11、文13西两座储气库注气投运,文23(二期)、文24储气库开工建设,濮阳—鹤壁输气管道、中原储气库群东部气源管道加快推进;参股中石化濮阳储气库有限公司,拥有卫11、文13西两座储气库10%工作气量调配权。南乐东(傅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新增变电容量180兆伏安、线路22.3千米;清丰夏村(高堡)输变电工程等4个110千伏电网项目建成,新增变电容量150兆伏安,线路69.2千米。市新能源公交场站综合加能站顺利建成,成为全省首座集加氢、加油、加气、充电于一体的示范性项目;濮阳县中裕智慧能源加氢站、华龙区“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等4座加氢站稳步推进。围绕推进“五水综改”,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四化”水平,开展骨干沟渠和面上沟渠清淤专项行动,清淤沟渠1188条、总投资1.1亿元;实施渠村、邢庙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双千兆城市”加快构建,新建5G基站666个,实现乡镇以上城区及重点农村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移动电话占比达30%、居全省第2位。加快推广5G应用,省内首家市级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为省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省首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高铁片区建设稳步推进,高铁枢纽工程建成投用,绿城快速路一期建成通车;东北旧城更新改造持续加快,卫都路东延工程、北入市口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138个老旧小区、21117套棚户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新改建城市道路14条、15.7公里;全市新建改造燃气管网69.5公里,市城区新建改造供热管网62.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90万平方米,供气普及率100%、供热普及率98.7%,均居全省第一。新增绿化面积20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9%。城区防汛排涝能力持续提升,清淤污雨水管网280公里,新建管网5.4公里,建设一体化泵站1座。

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城区公共停车场、新东路北沿等246个百城提质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濮源路(石化路—沃森)、幸福路、开州路北延绿化提升等28个项目建成投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将原有14个开发区整合为9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集中挂牌,顺利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如期完成,全面实现“管委会+公司”架构,发展活力进一步彰显。组织4次全市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观摩点评活动,观摩项目140个,推动各县(区)竞相发展。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149.1亿元,占全市的60.8%。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29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全面完成。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达150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49家,5个县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深入开展,清丰县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设“四美乡村”60个,创建省级“美丽小镇”3个;全面实施整治“六乱”、开展“六清”集中行动,五县全部通过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垃圾治理覆盖率、转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行动,帮助11.3万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100%,实现“一人不返贫、无人新致贫”。

专栏3:乡村振兴战略

▲粮食生产。夏粮总产34.4亿斤、较2021年增长0.16%,秋粮总产26亿斤、较2021年增长10%;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5%、96%。

▲现代农业。建成濮阳县优质强筋小麦、清丰县食用菌、南乐县肉鸡、范县优质稻米、台前县肉鸭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产业强镇达到4个,一县一业、一镇一特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乡(镇)20个、示范点96个,新增绿色食品5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2家。

▲农村改革。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承包所有权、经营权颁证率分别达到99%、98%,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207个,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84万亩。建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编制全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选派产业发展指导员、探索开展“先锋贷”,多措并举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75%。

▲乡村建设。争取上级资金3189万元,对农村供水管网、计量设施等进行维修养护,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四化”水平。新完成改厕任务3.8万户,实施农村危改472户,1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个村入选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华龙区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先进县(区)”。

(五)发展活力逐步释放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达90%,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5%。制发全省首张《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和《联合验收意见书》电子证照,产权登记实现纸质证照免提交。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码出行”“一码集成”,“电等企业”“六零”服务等做法全省推广,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不动产登记改革经验受国务院办公厅推广。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出让,做到“事项全承诺、拿地即开工”。全省首创“绿色信易贷”,为37个绿色低碳项目融资13.2亿元。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居全省第4位。

专栏4:重点领域改革

▲“放管服效”改革。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以来收到有效评价439万余条,差评按期整改率100%。显著提升“12345”政务热线服务能力,将原有30条受理线路增至60条,工单总量46万余个,办结率97.8%,满意率97.8%。

▲优化营商环境。21项改革经验国内领先,企业营商环境满意率93%、居全省第2位。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新增包联企业1835家、达2994家,实现一二三产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全覆盖,全年问题化解率100%,我市荣获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市;市场主体新活力不断激发,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4.4万户,较2021年年底(28.9万户)增长19%。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54.95亿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企业上市,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增加1家,省定上市后备企业增加2家。

▲财政金融改革。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引入12家金融机构、11家类金融机构,上线金融产品169款,注册用户11.8万户,授信1394笔、17.6亿元,放贷1367笔、15.9亿元。

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步伐加快,全省首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濮阳专区建成运营,君恒生物低凝烃基生物柴油进军欧美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全球布局”,濮耐股份赴美投资建厂。招商引资成效亮眼,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6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10亿元。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安濮鹤三市战略合作达成高层共识,豫北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与菏泽市、聊城市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谋划重大合作事项50余个,推动濮阳县和东明县在豫鲁毗邻地区战略合作中先行先试。

(六)转型势能加速汇聚

生态建设富有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范县黄河湿地公园、台前县水系连通治理工程等112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范县彭楼灌区引黄入鲁等工程建成投用。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3.3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黄河大堤淤背区完成绿化提升73公里、5700亩。新建、完善、提升森林(湿地)公园10处,完成绿化面积3500亩。建设13个整乡推进绿化示范乡镇、6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44个森林乡村示范村、376个“一村万树”重点村,农村人居环境“绿起来”工作居全省第2位。

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污染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巩固提升。PM2.5年平均浓度52微克,PM10年平均浓度76微克,优良天数比例66.6%、增加1.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新建22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国省市三级水质监测断面达55个,实现地表水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8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率均达到100%。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编制《濮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谋划储备项目598个。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并网风电1.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16.8万千瓦,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22.8万千瓦、占比55.5%,发电量超过44.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40万吨。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成工业园区气化岛、海尔希40万吨甲胺等8个“两高”项目市级会商联审;强化节能监察,推动濮耐高温材料、中炜精细化工等18家重点用能单位,对标行业先进标准完成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效水平。绿色交通快速发展,全市运营铁路专用线达14条,大宗货物“公转铁”进程加快,688辆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辆。坚持有限资源保重点,统筹全市能耗指标,保障三棵树涂料、宏业生物PBS等20个重大产业项目75万吨标准煤用能需求,为天能废旧铅蓄电池回收项目挖掘煤炭消费替代量3.9万吨。加强能耗“双控”管理,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2.5%。

资源循环利用提速发展。濮阳县、南乐县、台前县静脉产业园建成投用,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定运行,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完工,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能信环保危废处理项目点火投运,建成涵盖豫北6市辐射全省的豫北危废处置中心。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全面实施《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濮阳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获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十佳优秀典型案例。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民生支出25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5%,有效保障了科技创新、基本民生、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民生实事顺利推进,10件25项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专栏5:2022年度重点民生实事

▲扩大社会就业创业。(一)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37万人次,全市新增技能人才22.58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6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95.8%、188.2%、188%。(二)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8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3.1%、122.7%、116%。(三)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4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29.2%。

▲开展医疗卫生惠民行动。(一)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我市在原有29家定点医药机构的基础上,又新增55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了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其中,29家医疗机构同步开通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试点门诊慢性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了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药机构县(区)全覆盖。(二)启动城区智能急救网络建设。完成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取证人数2718人、占年度任务的339.8%。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一)窨井设施改造提升。我市窨井盖已整治完成119378座,完成年度任务的149%。(二)易涝点改造及污雨水管网清淤。已完成3处易涝点的改造提升;污雨水管网清淤改造已完成工程量的140%。(三)新建成市城区公园。11月5日,市杂技主题公园已对外开放,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百米绿廊完成工程量的100%,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四)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已完成138个项目、10055户的改造任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造。

▲加快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一)新改建农村公路。全市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04.24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1%。(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已完成濮阳—西辛庄村线路、濮阳—井下线路、濮阳—汽车小镇线路等65个行政村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任务。(三)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行政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比例达到60%,数量达1728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加快补齐城乡教育短板。(一)公办幼儿园建设。2所建成投用、7所主体完工。(二)市县城区中小学建设。计划建成投用的6所中,3所建成投用,3所已竣工;计划新开工的11所中,4所建成投用,7所正在建设。(三)农村寄宿制学校。需建成投用7所中,1所已建成投用,6所已竣工;需新开工的2所正在主体施工。(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清丰县30套、范县320套已竣工。

▲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投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4个,日间照料中心291个,实现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入网人数超66.7万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一)全市免费宫颈癌筛查21661例,乳腺癌筛查21585例,均超额完成全年省定目标任务。完成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产前超声筛查20622例,筛查率71.8%;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20027例,筛查率69.7%;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27998例,筛查率98%;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28515例,筛查率99.2%。(二)残疾儿童救助。我市为85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完成年度任务的105%。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243场,完成年度任务的405%;完成个案咨询451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28.8%;打造了11个“青翼家园”,完成年度任务的137.5%。

▲提升移动政务服务能力。豫事办濮阳分厅完成12345案件查询、濮阳出生证明查询、濮阳市保障房信息查询等458个民生事项“掌上办”,实名注册用户达到265万,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04%。

▲提高交通出行能力。(一)济郑高铁濮郑段已于6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二)高铁公交枢纽站已建成投用,已调整1路、2路、7路、12路、16路、25路至濮阳东站,于6月14日开始运行。(三)完善我市高速路网。濮卫高速、阳新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四)隧道节点建设。绿城快速路开州路节点,东西向主隧道已于7月20日通车。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改扩建市县城区学校1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农村教师周转宿舍350套、公办幼儿园9所;实施市实验小学等10所市直小学扩容工程,新增学位8360个;“一本六专”取得突破,濮阳工学院(本科)、濮阳科技职业学院(专科)纳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并上报教育部审批备案;组建首批义务教育集团35个,创建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10所。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市中医院治未病康复综合楼、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建成投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高质量完成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率先实现疾控中心数字化门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区)全覆盖,预防接种省级示范门诊乡镇全覆盖。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作,提前完成养老服务省定“五个一”目标任务。

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稳岗就业等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8万人。深入推进返乡创业“头雁回归”工程,建成创业孵化园区31家,返乡入乡创业15.2万人,提升创业担保贷款“濮阳模式”,贷款回收率、创业就业贡献率全国领先。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37万人次,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49.8万人、39万人、29万人。顶格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行“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发放稳岗返还补贴7963.5万元,符合条件企业受益率达100%,位列全省第一。

(八)发展和安全有效统筹

疫情防控实效持续提高。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迅速高效应对2022年3月、5月两轮疫情,实现一周内社会面清零,一个潜伏期内社会面和隔离点双清零;去年12月份以来,对标中央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发展的形势动态调整、逐步优化,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减少死亡,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不断提升防控措施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涉恶涉乱问题整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实施金融系统“断卡”行动,金融生态更加优化;累计为133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7.8亿元,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续贷资金11.8亿元,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切实保障能源安全,积极应对煤炭供应紧张问题,帮助濮阳豫能发电、国能濮阳热电签订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23份、共217.5万吨,疫情期间为2家电厂争取国家铁路调度计划7次、101列次,加强电煤产供需运衔接,确保全市电力安全有序供应,满足企业和民生需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稳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动态清零,消除隐患3.3万项,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法治河南建设考核中连续两年进入省辖市优秀方阵。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统筹做好扫黑除恶、食药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关心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斗的结果。但也要清醒看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加之多轮疫情冲击,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与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相比、与楼阳生书记对濮阳的殷殷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市还面临以下突出问题: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虽然经济增速相对较快,但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距全国、全省仍有较大差距;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弱,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需提高。产业发展结构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小,对经济拉动能力不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不够,传统产业结构偏重,对能源资源依赖程度偏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科技创新研发总量投入不足,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高层次人才短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有效需求不足,受疫情影响,加之居民收入下滑,居民线下消费减少、消费意愿不足;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等多项指标疲软;企业扩张能力、投资意愿减弱,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储备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3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持续推进市第八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基本目标,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紧盯“1236”战略布局,加快实现“六大转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濮阳贡献。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设置及说明:

1.关于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主要考虑:一是稳定社会预期。这一指标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与周边地市基本持平,体现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成果,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凝聚全市上下奋斗精神、拼搏意志。二是注重有机衔接。设置7%的预期目标较2022年预计增长5%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有利于为今后接续发力、全面完成市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奠定较好基础。三是体现务实进取。2022年疫情冲击对我市经济形成明显下拉,基数相对较低,2023年增长7%的目标与我市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关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主要考虑:2023年,范县白衣阁乡、南乐近德固乡、台前后方乡等3个乡撤乡改镇加快推进,涉及3万人左右,批复后可为城镇化率提高幅度贡献0.7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工程持续推进,户籍、居住证、农村土地等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镇承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能力逐渐增强,可为城镇化率提高幅度贡献0.6个百分点。

3.关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主要考虑:2023年,中央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市场主体信心,企业生产需求两侧有望同步改善。一是现有在库项目通过“四化”改造等方式释放产能,新增产值115亿元;二是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24个,预计可新增产值73亿元;三是现有企业自然增长5%左右,预计新增产值75亿元。三项合计新增产值263亿元,预计可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4.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主要考虑:一是发展有必要。考虑我市消费短期难有明显提升、出口占比较低,设置11%的增速,有利于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也是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政策有延续。2022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等一系列项目支持举措,建立重要项目推进机制,这些项目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一季度密集开工建设,有利于我市2023年开年即形成施工高潮,更多资金转化为投资完成量和实物工作量。三是项目有支撑。初步谋划,2023年拟实施稳经济重要项目500个以上,推进省市重点项目338个,中央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不低于150个,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不低于50个,年内可完成投资1320亿元以上,可支撑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5.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主要考虑:一是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人员流动、经贸往来将趋于正常,餐饮、住宿、旅游等领域消费有望加速回补;二是随着汽车行业制造紧张局面缓解,以及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将刺激持币观望及刚需用户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支撑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及成品油等相关领域消费扩容提速;三是2022年新增入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49家,将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四是加快且持续放宽防疫管控措施将改善就业形势,并提振消费信心和支出意愿,尤其是提升非必需消费品支出。

6.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主要考虑: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略高于经济增长。随着2023年经济持续恢复,就业规模扩大且薪酬上涨,个体工商户、自主创业等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财产性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均将实现稳定增长。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将与经济增长同步。

其他主要预期目标: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围绕推动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决胜攻坚,重点做好以下9方面工作:

(一)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专班推进、市级领导分包、项目调度等有效机制,计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38个,确保全年投资完成1320亿元以上,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20—50亿元项目41个、10—20亿元项目46个;开工建设中裕光伏压延玻璃、森思达新能源综合应用、星汉生物丙交酯聚乳酸、范县精细化工科技园等194个项目,建成投产顿贝生态科技、氢能研究院等134个项目。压茬推进“三个一批”。建立项目储备机制,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定期组织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全市“三个一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确保重大项目滚动实施,“签约一批”项目签约即落地、“开工一批”项目实质性开工、“投产一批”项目尽快达效,力争“三个一批”综合考评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坚持日常谋划和集中谋划相结合,衔接规划、紧盯政策,重点围绕“四新两能”、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精准谋划、科学论证,确保谋划项目动态保持在在建项目的3倍以上。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持续推进“模拟审批”“承诺制+标准地”,推行“前期工作一件事”审批模式,实现一套材料“联审、联评、联批”。紧盯国家、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争取签约资金突破50亿元,完善“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专栏6: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安排

▲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计划实施16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陕耀东方(濮阳)氢能孵化园、濮阳新能源产业基地等96个项目;加快建设濮阳巴德富新材料产业园、盛通聚源特种聚合物等67个项目;建成顿贝生态科技、中原大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78个项目。

▲现代服务业建设方面。计划实施4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正佳城市央储智慧港、濮东铁路无水港集装箱物流园等24个项目;加快建设商务中心区总部基地、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等18个项目;建成范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研发平台、河南光远检验检测科技园等15个项目。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实施3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豫能多能互补一体化、南乐县郑济高铁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23个项目;加快建设郑州至济南铁路濮阳至省界段、濮聊高速濮阳段等15个项目;建成S304白堽黄河大桥、阳新高速濮阳段二期等11个项目。

▲新型城镇化和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实施4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市公共实训基地、范县城市更新工程等27个项目;加快建设濮阳县城市更新工程、台前县省级黄河湿地修复等22个项目;建成台前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濮阳县黄河大堤生态廊道绿化提升等17个项目。

▲现代农业方面。计划实施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清丰县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区、华龙区现代化农业科技园等6个项目;加快建设濮阳县乡村振兴一期、濮阳县天耕农业菌菇种植基地2个项目;建成经开区高标准农田等2个项目。

▲社会民生建设方面。计划实施3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南乐县教育设施提升、台前县第一职业高中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本科部新校区、医专附属医院等20个项目;建成濮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示范区西湖医院等11个项目。

着力释放消费需求。聚焦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发放消费券、满减等促消费活动,提振大宗商品消费。放宽线上线下融合等新领域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积极培育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消费模式,完善线上消费券等方式,拓展电商销售市场,促进线上消费。持续开展“濮阳老字号”认定,大力发展夜经济,开展夜游、夜娱、夜购等活动,加快示范区滨河风情商业街、华龙区酒吧街美食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激活餐饮消费。持续开展“坐上高铁到濮阳·龙的传人游龙乡”等活动,深挖文旅消费。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推动县域商业扩量提质;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激发农村消费活力。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对首套房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按最低下限执行;降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成本,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加快“保交楼”项目交付,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持续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顶格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降低开发区生产要素价格政策,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健全企业诉求线上线下受理转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限时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新培育“四上”企业30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不断完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功能,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0%以上。

(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谋划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掌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方面,聚焦聚碳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涂料等六大领域,以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为核心,育龙头、延链条、强集群,加快实施赛能多晶硅、能信化工负极材料前驱体等41个项目,建成投产盛源科技顺酐(一期)、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变。新能源方面,坚持新能源开发应用和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联动发展,建成远景濮阳县智能风机装备制造、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实施中裕光伏压延玻璃、天顺风电全产业链、濮阳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整县(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万千瓦,培育5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节能环保方面,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品生产、应用服务等3大领域,建成活性炭再生中心(绿岛)等项目,开工建设华龙区零碳产业园、天地人危废固废热解设备制造、首善环保污水处理设备等项目,打造全省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抢抓国家加快“新基建”建设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建成市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实施纳展光电5G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科大讯飞豫北运营中心及智能制造等项目,发挥京东、泛物科技等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一带三区多龙头”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氢能产业方面,深入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高标准建设氢能装备产业园,加快推动厦门金龙氢能专用车制造基地、风氢扬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成加氢站4座,推广氢燃料电池各类车辆200辆以上,在全省拓展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氢能应用场景,推动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园,支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国家医学图像数据库建设,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进氢燃料类脑智能医疗车和优必选氢能人形机器人等项目,加速人工智能与氢能融合发展。同时,围绕新型储能、碳基新材料与复合材料等产业,提前布局,积极培育,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企业技改提升行动,实施中建材TCO玻璃改造、天邦石油粗苯加氢等高端化改造项目65个,年内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完善原料气合成公用工程、公共管廊、能源化工物流等配套设施,实施海尔希40万吨甲胺、瑞森石油树脂等96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80亿元。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进天能制冷设备、巨人装备、大航机械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智能装备、特种装备、高端医疗器械。推广全产业链精深加工模式,加快建设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园,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围绕实木、板式、软体家具,加快建设伯特利家具、东瓯家具产业园等项目,完善五金配件、物流配送等产业配套,推动形成绿色家居全国集散地。坚持羽绒加工和服饰制造双向发力,招大引强,加快建设台前羽绒产业园、范县服装产业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的羽绒生产基地、国家羽绒制品产业基地、国际羽绒交易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石化能源、冷链、电商快递等领域,实施国际化工物流港、台前公铁联运煤炭物流园、盛悦冷链物流园等13个重大物流项目;支持濮阳厚疆、濮阳华晟等做大做强,争取培育认定2家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1家企业入选物流“豫军”,加快培育物流“雁群”;依托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发展物流联网,推动物流园区、物流企业间开展联合招商、集中采购、设施共建,打造省际区域物流枢纽。加快城市新型商圈建设,推动濮阳环球港商圈等申报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培育壮大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瑞璞汽车小镇等专业商业体,加快实施清丰融创财富中心、中深濮阳中心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以商圈引力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世界杂技之窗、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等5个重大文娱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设计一批黄河文化、红色之旅等精品线路,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与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充分发挥省级电子化学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作用,聚焦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与5G终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惠成电子功能材料、恩赢高端电子树脂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全市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切实增强“四新两能”与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与抗风险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平台企业引培、应用场景引领、配套能力支撑,在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文化旅游、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平台企业。拓展数字化治理,加快政务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培育智能工厂(车间)6家,新增“上云”企业200家以上。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濮阳。强化创新引领,聚焦平台、企业、人才、生态等关键环节,吸引集聚、高效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优质创新平台。年内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0家以上,打造从0到1、从1到N创新链条。加强与河南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对接,依托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开展氢能源、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省绿色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做强做优;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园区,再谋划建设一批集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中试基地。加强科技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建设,提升科技资源整合集成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推进龙都智慧岛建设,构建“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双创服务链条,全力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年内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全年发放科技贷5000万元。打好“春笋行动”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科创型小微企业总数达到300家。支持企业加快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确保年底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坚持引智入濮,举办“科创中国”(濮阳)绿色新材料产学融合大会,推进海智计划(河南濮阳)工作基地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和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招才引智等工作,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不少于4场。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市内外高校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科研平台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创建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力争年内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高技能人才4万人,加快培养一支规模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全社会创新投入的放大、示范、增效作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大幅提升研发经费投入总体水平。重点围绕“四新两能”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0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3项、化工新材料及氢能产业研发基金项目20项。持续推动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打造涵盖研发、中试与产业化的开放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实现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合理容错机制。

(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厚植基础支撑能力。坚持谋长远、抓大事,实施重大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为高质量发展夯基筑石。

打造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施工进度,年底前与山东段同步建成,力争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加快建设京雄商高铁台前段,积极推进太原经安阳濮阳至徐州铁路前期工作。建成阳新高速濮阳段二期、S304濮阳白堽黄河大桥,加快G240范县杨集黄河大桥建设,开工建设辉鄄高速濮阳段黄河大桥项目,启动G342台前马楼至郓城黄河大桥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和市城区环城高速。实施S214、S305、G240等5条国、省道干线公路提升改造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建成濮阳至鹤壁输气管道、山东龙口至濮阳输气管道,开工建设中石油直供天然气管道、日濮洛管道濮阳站—丰利石化原油管道,加快推进文23(二期)储气库建设,加快文68、户部寨等储气库前期工作,进一步彰显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地位。建成濮阳县铁丘、市区逐鹿2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济郑高铁濮阳东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仓颉500千伏变电站迁建、工业园区2×45万千瓦天然气调峰发电机组前期工作。

促进水利设施发展。全面推进“五水综改”,实施农村供水末端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四化成果。实施“四水同治”项目50个以上,力争年度考核再获优秀等次。深入推进河长制,建设一批市级幸福河湖,积极争创省级幸福河湖。实施渠村大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项目,推进引黄入冀补淀输水总干渠、渠村灌区桑村干渠配套提升等工程,持续强化濮阳水利枢纽引水、调水、输水、防洪除涝功能。

(五)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核心增长极。坚持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现代城镇体系承载力,构建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强化中心城市核心带动。遵循“五统一”原则,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片区开发为抓手,推动濮濮清“同城化”,加速濮阳县城、清丰县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加快龙乡路连接线及与濮范高速互通立交、绿城快速路G106节点等项目建设,完善高铁片区路网。推动卫都路、文明路(胜利路—龙苑路)等项目建设,加快东北片区、东南片区开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建、续建昆吾路、龙乡路、卫都路等21条道路,着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改造棚户区14个、老旧小区93个;更新老旧燃气管网70公里,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0公里,建设换热站10座,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科学编制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环评、区域安评,争取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尽早获批。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开工建设南乐县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范县再生水利用工程等一批补短板项目,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增强县级城市承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能力,推进近德固乡、白衣阁乡、后方乡等3个乡撤乡改镇,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推动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争取单拐极限运动、东北庄杂技等挤进河南省特色小镇清单。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城市”,补齐城市治理服务短板,开展车辆停放、建设围挡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施城市绿化“增量、提档、扩效”,启动濮水生态公园项目,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实施住房保障行动,新建安置房4968套、公共租赁住房2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建设“韧性城市”,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建设油田生活区地下污水处理厂、东北污水处理厂及主城区再生水利用等项目,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清河排涝一期工程等生态水系项目,构建河、渠、湖、塘贯通的水生态格局。建设“智慧城市”,建成投用濮阳市大数据中心,加快三维地理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拓展信息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多场景应用,推进民生服务、公共安全、市场监管、应急指挥、交通运输等领域数字化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

(六)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乡村腹地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耕地质量,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坚持“藏粮于技”,开展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巩固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确保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6%、97%以上。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濮阳县、南乐县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稳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一县一业”,高质量建设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试点创建“一镇一特”,培育发展乡镇特色产业,新增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积极探索“一村一品”,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重点完成濮阳县濮渠路、清丰县G342乡村旅游带建设。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16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达到40家。做优畜牧产业,稳定生猪产能,扩大牧原等生猪养殖项目规模,力争生猪出栏量达到160万头。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社会化服务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次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做好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帮扶,确保“三保障”等政策落实问题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打造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小镇3个、示范村60个。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争创1—2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新打造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5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实现改革开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5件事,优化政府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全国领先水平。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保证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高质量推进信用濮阳建设,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综合评价在重点领域率先使用,创新拓展“信易医”“信易游”等信用场景应用,打造“数字经济+信用经济”新生态。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逐步打通16个部门32个涉企经营许可系统端口,巩固提升“一码集成”改革成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投融资平台公司融合发展,优化整合投资集团子公司,推动河南濮阳国家粮食储备库、河南濮阳皇甫国家粮食储备库等4家国有粮食企业划入濮阳农业粮油发展集团,突出抓好市属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开放平台,加快濮昇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争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加快区域石化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建设,丰富台前“无水港”功能;推动我市外贸企业全部登录“单一窗口”濮阳专区。抓好国际经贸,支持清丰县引进木材进口贸易公司,实现进口木材在我市报关;积极融入RCEP、“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经贸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开展境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管理体系认证等,力争年内品牌产品、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70%以上。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菏泽市、聊城市常态化合作,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及时总结濮阳县与东明县合作经验,尽快在市级层面复制推广,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样板;加快推动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安阳、鹤壁,筹备豫北三市党政高层会商会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29件合作事项落地实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竞争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0个以上,其中超50亿元项目4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55个以上,招引主导产业链项目占比突破70%。力促签约项目落地,推动同杰良、上海华谊等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加快落地,促进正星科技、科融新能源科技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80%以上。丰富招商引资平台,举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峰会等活动,打造开放招商金字招牌。创新招商模式,统筹使用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做大做强基金规模,实现“以资引资、以资引商”。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20%,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

(八)坚持协同联动,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黄河大堤生态廊道绿化提升、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等106个项目,完成造林6000亩,建设森林乡村200余个,实施黄河生态廊道绿化提升面积1000亩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0%以上。统筹做好黄河治理、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文旅文创工作,构建防洪保障、生态涵养、经济增质、文化弘扬“四位一体”区域绿色发展格局,推动黄河流域安澜能力不断巩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黄河文化持续彰显。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强化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争取PM2.5年均浓度低于52微克,PM10年均浓度低于90微克,优良天数高于225天,重污染天数低于12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稳定退出后20位。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三水统筹”,巩固提升工业、农业、城乡各类污染物减排成效,补齐面源污染防治短板,确保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实施净土保卫战,强化污染地块风险防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率达100%。

稳妥推进碳达峰。加快构建碳达峰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百万千瓦级平原风电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屋顶光伏发电,建成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打造黄河流域绿色能源基地。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倒逼转方式、调结构。优化能源要素配置,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重点支持能源产出率高、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能需求。深入开展节能降碳改造行动,推动高能耗企业应改尽改,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增加土壤碳汇能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南乐县、华龙区、经开区等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建设濮耐集团超低排放、岳晨环保垃圾焚烧发电炉渣处理等项目,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产业循环链接、“三废”排放大幅降低。围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大宗固废规模化、循环化利用,开工建设绿探科技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天能33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处理等项目,提高各种废弃物处置能力和规模,打造全国固废资源化城市技术高地、全国固废产业化基地。全面落实《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做好重点领域禁限塑工作。

(九)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好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扩大社会就业,着力优化社会保障,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更直接地惠及广大群众。

专栏7: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建议清单

▲扩大社会就业创业。(1)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

▲加强医疗保障力度。(1)对农村和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3万人以上;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覆盖率70%以上,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8%。(2)实现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补助全覆盖,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培训家庭医生团队50个以上、基层卫生技术人员600名以上。(4)开展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800人以上。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组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活动100场次以上,实现超350人次青少年个案咨询,新建8个“青翼家园”工作阵地。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推动10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2)开工建设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3)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施工改造、设施配置,适老化改造不低于1200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2)推动“快递进村”,年底前75%建制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3)提高城乡电网供电能力,新建改造配变台区100个,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100公里。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污雨水设施改造。(1)对2005年前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具备改造条件的城镇住宅小区进行改造,全年完成不低于90个小区、11000户改造任务。(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更换改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3)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改造完成污水泵站2座,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步伐。

▲加强居民供水供热供气保障。(1)市城区新建配水管网3公里,新增供水用户2000户以上;新建改造供热高温水管网10公里,新建换热站10座,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2)实施示范区地热能供暖工程,新增供暖面积600万平方米。(3)燃气用户加装安全装置,全年完成安全装置加装70万户以上。

▲推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推动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财政补贴资金,集中直接发放至受益群众社保卡银行账户,年底前实现“一卡通”发放全覆盖,确保惠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增加市县城乡教育资源供给。(1)实施市县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9个,其中建成投用4个,开工建设5个,新增学位13000个以上。(2)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项目8个,其中建成投用5个、开工建设3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教育难题。

▲改善交通出行条件。(1)济郑高铁(濮阳至济南)达到试运行条件。(2)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建成通车;建成省道304濮阳白堽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3)新建市城区道路12条,实施市政道路路口微改造10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教育强市工程。持续推进“一本六专”规划实施,加快濮阳工学院建设,建成投用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加快濮阳工学院新校区建设,争取尽快达到独立本科设置标准,确保年内实现独立招生,同时启动正式设置申报工作,力争2024年获批正式设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省级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4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市城区学校7所,实施市城区校舍危房改造工程4所。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8所,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高质量建设健康濮阳。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实现医共体内“互联互通互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好市级“四所医院”和县级“三所医院”,高标准推进消化、癌症、心血管疾病等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取中医骨伤、中医心病、中医康复3个省级区域诊疗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态管理,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实现医保业务“网上办”“全城通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建成投用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训练馆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办好世界龙文化研讨会、仓颉文化艺术节等文旅节会,举办文旅资源推介会和项目招商大会。建设西水坡中华文明探源考古勘探工程,实施“非遗”点亮计划,打造一批非遗研学基地。加快推动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以极限运动、乒乓球、重竞技三大优势项目为重点,推动竞技体育与文旅事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全力提升就业社保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等就业创业专项服务行动,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脱贫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推动10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6家老年友好型社区,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大力开展托育服务技能培训,每个县(区)建成1—2家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机制。

守牢安全底线。定期分析研判金融风险形势,加强风险防范、监测、评估、处置,切实做好重点企业、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领域金融风险化解工作。狠抓交通、住建、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全面排查可能面临的断链、卡链风险,保障骨干企业、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平稳运行。加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推广力度,实现危化企业全覆盖,严防事故发生。扎实做好油气长输管道、电力等领域安全工作,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做好粮食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粮食价格监测等工作,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应对洪涝灾害风险,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统筹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转移避险、抢险救援等工作,守住防灾减灾救灾底线。

加强社会创新治理。积极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涉枪爆”“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科普和反邪教活动,大力推动反邪教警示教育与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公众识邪防邪拒邪能力。深入推进“减量控大”行动,严防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总结固化“六道防线”机制,深化运用“三诊”工作法,确保重要节点北京、郑州不发生来自濮阳的干扰。深入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制定疑难复杂信访事项责任划分认定办法,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风险,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5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