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为更好的优化营商环境,华龙区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政治机关的职责定位,突出政治监督,采取六项措施,着力推动有关部署要求和政策支持精准落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为华龙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一是制定一个意见。制定《区纪委监委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建立区纪委监委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双周工作例会制度,强化保障措施,有序稳步推进。
二是梳理一份清单。印发领导干部在与民营企业交往中7项“正面清单”和10项“负面清单”。明确正负面清单和行为规范,理清行为界限,严格执行“十不准”。
三是畅通一个渠道。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信访举报进企业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5个方面,畅通网络、信函、电话等投诉举报渠道,发放监督服务卡3000余份,并在清风华龙公众号和区纪委监委网站广泛宣传。明确专人负责优化营商环境信访举报箱和举报邮箱的开箱查收工作,针对行政执法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联系的企业进行电话回访。
四是发放一封公开信。发放《致全区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500余份,制定营商环境调查问卷1000余份,下发工作简报7期,每周印发周工作动态及计划,区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5+2”工作法被濮阳市日报刊登发表。
五是录制一份承诺。将“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区委“三比”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和具体举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录制区直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承诺、企业负责人营商环境评价访谈9期,在全区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六是开展一次以案促改。选取5个方面的典型案例,编制《损害亲清政商关系典型案例汇编》,围绕岳村镇典型案件,下发《关于岳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案促改的监察建议》,以案释纪,做好后半篇文章,指导岳村镇开展“点题式”以案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