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濮阳如是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实现创新示范
来源:中共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5-10 10:46:42  浏览次数:1633次

  5月8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新闻发布会召开,对日前印发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进行了整体解读。市委改革办、市委营商环境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围绕各自领域改革事项回答了记者提问。

  《工作要点》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功夫,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抓创新、求突破,共安排131项改革任务,涵盖经济、农村、民生、文化、生态文明、民主法治、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各领域,详细描绘了“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优化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发挥好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畅通经济循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在经济领域明确了39项重点改革任务,占总任务数的1/3。

  牵住发展“牛鼻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工作要点》围绕实现自立自强,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的堵点和痛点,以加快“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兴市”战略。高标准推进“科创龙都”建设工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实现创新示范。《工作要点》提出持续完善营商环境保障机制,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试点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在市场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完善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在政府端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办理率达95%以上,多维度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不断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实施产业强市,激活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体制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巩固提升新兴产业链、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争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等,打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打造开放前沿,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完善开放招商政策体系,完善产业招商图谱。推动出口基地改革,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台前县、开发区、范县等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推动城乡电商发展,增强立足濮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放魄力,推动我市在城市品质、美誉度和集聚辐射力等方面整体提升。

  改革发力 助跑乡村振兴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站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关口,农村改革依然大有可为。

  《工作要点》明确,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围绕进一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展“一县十乡镇”农村改革试点,以范县为主阵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六项改革”。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1+4”濮阳金融扶贫新模式,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制定我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完善人才下沉一线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加快农村供水“四化”,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推进示范区全域城乡一体化改革。

  民生为本 共享改革红利

  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重要抓手,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改革、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围绕“四点半”难题,全面启动课后服务改革。推进全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工作,深化产教融合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改革,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深化医保和医药改革,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形成全国可复制推广经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打造创业担保贷款“濮阳模式”升级版。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残疾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市社会工作赋能增效。探索推进租赁住房建设。

  百舸争流 推进文旅强市

  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契机,今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有更多看点。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成立市属规模型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完善我市文旅投融资服务平台。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推进媒体融合改革。推动新闻单位与所属国有企业进一步理顺事企关系。推动新闻内部改革,健全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的运行体制,深化传统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文旅强市建设,谋划建成中华龙源景区、世界杂技之窗·杂技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文旅项目,塑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国际文化旅游形象。

  降碳增绿 建设生态濮阳

  今年我市将围绕生态立市战略,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利刃作用,开启科学精准治污新模式。完善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污染防治攻坚责任体系,持续探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

  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濮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今年我市还将研究制订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行林长制,推进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动我市绿色转型发展。

  提能增效 彰显公平正义

  围绕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改革。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和改进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持续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形成多渠道、广覆盖、更灵便的协商议政格局。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深度参与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警务运行体制、公安执法监督机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健全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

  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完善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体系,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快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打造“枫桥经验”濮阳升级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区治理,建设完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推进“五级网格”建设,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应急体系能力建设。

  党建引领 巩固改革成果

  持续巩固深化党的建设工作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派驻机构改革。持续创新完善巡察整改制度,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基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农村,推广基层探索经验,深化“党建+先锋贷”授信担保机制,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在城市,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纵向联动机制,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新格局。

  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持续做好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更好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6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局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