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濮阳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持续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每年10月份秋收后开始,到翌年5月份麦收前结束,谋划这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召开动员大会,逐级安排落实,强化过程督导,总结表彰并严格落实奖惩,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机制,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是抓示范带动。突出重点抓示范,学有榜样,赶有目标。5年来,持续以示范村为重点,深入开展“百村示范”行动,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着力抓好“9+6”重点工程,即道路硬化、供排水设施、垃圾收集设施、改厨改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村内蓄水坑塘治理、休闲娱乐广场、文化大院等9项硬件建设,和村庄规划、保洁队伍、村规民约、卫生保洁监督管理办法、卫生文明家庭评选、农村文艺娱乐活动等6项软件建设。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打造出庆祖张贾村、后郑寨、鲁河张庄、胡状石槽、八公桥赵黄寨、五星安寨等一批优美新农村。
二是抓财政投入。投入加强基础,固根强本,长效保持。加大农村公路环境整治投入,相继完成了濮渠路、G106国道、G342国道的拓宽改造,完成了子白路、鲁河田新路、文濮路、黄河路东延等县乡主干道的翻修和新建工作,对公路两侧违章建筑进行彻底清理拆除,并对G106国道、濮渠路等主干道实施高标准绿化,打造出靓丽的农村公路风景线。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奖补资金,着重解决农村保洁人员经费、重点整治项目投入。鼓励乡村两级按照“一事一议”制度,探索向村民收取少量农村保洁费的办法解决小部分费用,切实提高农民对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参与意识。
三是抓机制建设。强化领导抓督促,明确责任,措施得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同时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专门组成三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每周两督查两报告一通报。将督查结果通过手机报、手机督查在线、督查通报向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通报,通报结果存档备案,作为最终奖补的重要依据。
四是抓宣传动员。广泛宣传发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采取以会代训形式举办乡村干部培训班,让基层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从道理上能够想明白,对群众能够讲清楚。全县统一制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农村喇叭广播录音通稿,每个村庄每天利用广播喇叭播放不少于1次,保证做到家喻户晓。在农村重要部位刷制墙体固定宣传标语,让群众长期耳濡目染。广泛开展农村庭院卫生治理活动,划定各户房前屋后责任区,由群众对各自责任区内的垃圾、杂物、柴草进行清理。
今年以来,濮阳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县本级投入已达1.04亿元,占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亿元的13.5%。目前,全县已累计动用人力6万余人(次)、机械3600台(次),清除垃圾10万余方,建垃圾池、置垃圾箱6000余个。
(濮阳县委县政府督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