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邳州市抢抓苏北振兴历史机遇,咬定“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北争先”目标,以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重点,积极整合督查资源,着力构建“大督查”格局,逐步拓展督查职能,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切实增强督查权威,督查工作在推动邳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明确督查定位:有人抓落实,有权抓落实 督促检查,党委有责。邳州市委对抓落实高度重视,坚持抓督查促落实,确保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此,邳州市委于2003年专门成立了市委督查办公室,作为专门机构,专司抓落实工作。市委督查办初期以日常督查督办工作为主,其后逐步拓展到对重大工业项目、城建重点工程等市委中心工作的督查。2007年以来,又将干部绩效考核、群众民主评议等纳入督查工作领域。目前,全市督查已形成了“咬定市委决策跟踪督查,围绕中心工作重点督查,突出惠民实事专项督查,体现百姓意愿民主督查”的“大督查”格局。 1.配强督查力量。目前,市委督查办已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名,由1名四套班子领导兼任督查办主任,市委办1名副主任任专职副主任,成员从各单位年轻后备干部、优秀干部中选调。 2.健全督查网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若干个督查小组,具体负责各项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的督查推进。市委责成组织部和督查办建立督查人员资源库,健全督查网络,从市直部门单位挑选政治坚定、原则性强、处事公道的人员从事督查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工作需要。 3.赋予督查权力。市委督查办扎口负责全市督查工作,对市委重大决策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落实时限,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抓好跟踪督办,牵头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在赋予督查办“组织协调权、督促检查权、直接处置权、干部奖惩使用建议权”等四项权力的基础上,明确督查办列席市委常委会,参加市委主要领导重要活动,参与市委重大决策调研。 4.集聚督查合力。为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氛围,在建立健全督查网络的同时,市委设立了由组织部牵头的绩效考核办公室,由纪委牵头的党风廉政建设巡查组,由各条线领导牵头的指挥部。各部门通力合作,与市委督查办一起形成强大的督查工作合力。 二、确保督查实效: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 市委对督查办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决策落实上当好“急先锋”,在中心工作推进上当好“助跑器”。督查办和各个督查组,咬住重点工作全程跟踪督办,主攻工作难点切实解决问题,不断规范督查工作程序,交办、立项、督办,环环相扣,全力做到“中心工作事事有人做,市委部署件件快落实”。 1.强化决策督查。督查办围绕市委决策部署,重点在“一线督办、解决问题”上做文章、求实效。今年邳州市确立了“实现江北争先、建成苏北新昆山”的发展目标,为确保目标实现,今年初创新并实施“四套班子分线包挂制”,将全市中心工作分成16条工作线,分别由28位四套班子成员包挂负责。市委督查办将各条线的工作细化为落实方案,具体到每月进度,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每月初印制《月度工作落实手册》,发到各位分管领导、责任单位、督查组,按表逐项督查,随时掌握情况,每月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并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进行点评,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1-6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超过14.29亿元,同比增长25.3%;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59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1亿元,同比增长30%。 2.强化重点督查。对影响大局、拉动全局的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挂图“作战”,领导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干部选拔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哪项工作最艰巨,专项指挥部就建在哪里;哪个项目推进慢,督查组就驻在哪里。实行定期通报、每月小结,对存在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确保各项工作迅速有效推进。今年以来,督查办已累计下发常委会议决事项督办单36期,督办通知70期,督查专报60期,共开展评议观摩活动6次。城建重点工程指挥部、工业重大项目指挥部就有170多名干部坐镇一线、吃住工地,包挂领导、责任人员和督查人员,每天早上部署工作,晚上碰头开调度会,只有每周六晚上回家一次,各级干部在一起凝心聚力干工作,一门心思抓落实。 3.强化专项督查。对群众提出的热点焦点问题,马上督办,及时解决,确保件件有回音、项项有落实。今年3月份,群众反映危桥改造进展较慢,市委责成督查办迅速督办,督查办及时发出督办通知,市分管领导当即召集责任部门研究对策,加快建设速度,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70%的工程量。同步推进“村村明”、“路路通”工程,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今年以来,督查办利用督查网、“书记信箱”、和谐110等平台,督办处理了50多件惠及百姓的实事、好事,年初确定的30件实事项目全部按序时推进,有17项已基本完成。 4.创新督查方法。今年初,邳州市创新开展了以“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的人民评议活动。在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中公推公选出50名人民评议员,通过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跟踪督查市领导月度工作。每月中旬开展月中巡查,对推进缓慢的工作向市分管领导呈报《评议专报》,提示加快推进。每月末,对领导月度工作集中综合评议,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打分定档,评议结果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进行通报,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市民广场上的电子显示屏,原原本本向社会公布。督查工作实行阳光运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对这一做法作了报道。 三、强化督查问责: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没有力度的督查等于没督查,没有力度的落实等于不落实。邳州市坚持有督查就有情况反馈,有督查就有处理结果,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定期公示曝光。实行“中心工作定期公示制”,每月对城市建设、项目推进、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为民办实事、民营扩张等中心工作推进情况,在媒体上公示,公布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序时要求、进展情况、包挂领导,向社会“直播”干部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真正让干部有压力、工作得落实。今年以来,对项目进展缓慢的8家单位进行电视曝光,电视点评领导工作3次。 2.充分运用督查结果。督查结果反映了各责任单位抓发展的能力、抓落实的责任和实效。邳州市委高度重视督查结果在干部评优、培养使用等方面的运用,明确提出,以“指标是否进位、项目是否落实、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评实绩、定进退,日常督查结果纳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落后的镇和部门不得向市委推荐干部,对因工作能力等方面原因,导致镇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后两位镇的党政主要领导调换位置。 3.从严追究责任。重点整治以下现象:一是推诿扯皮、落实不力,在规定时限内未能完成任务的“不作为”现象;二是损害群众根本利益,破坏投资创业环境,影响邳州良好形象的“乱作为”现象;三是虚报落实进度,夸大工作成绩的“假作为”现象。对有上述行为的干部,第一次由市分管领导提出批评;第二次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第三次免去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2007年以来,邳州市委对6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组织处理落实不力人员6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 (作者李连玉,系徐州市副市长、邳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