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构建“分区调度、泵站补水、动态控压”三位一体策略,打造“压力-漏损”双降智慧化调控体系,实现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5%以下,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濮阳答卷”。
分区调度,重构管网拓扑结构
实施“分区供水”战略,通过一系列管网联通工程,打通濮阳市城区东西、南北管网联通瓶颈。根据城区用水现状和各水厂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压力调控单元,调整关键性阀门开关,将供水区域划分为22个压力监测网格,构建“一厂一区一压力”动态调控模型。通过建立分区调度模式,引导管网水流方向,避免了管道中水流无序冲撞,整体平衡管网压力,维修频次大幅降低,市政道路供水设施维修量下降58%。
补水储蓄,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空间均衡”原则,合理调配水厂富余产能,利用各水厂清水池实现跨区域补水储蓄。通过“补水泄压”手段,降低供水管网整体压力,达到“出厂压力不高、末梢压力不低”的效果,实现出厂压力平均下降0.05Mpa。上述举措,既解决了“前端超压爆管、末端低压投诉”问题,也减少了外渗、暗漏发生,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科技赋能,精准调控管网压力
明确压力控制标准,确定“楼前0.24Mpa,顶楼(非高层)0.08-0.1Mpa”双基准压力控制基准,打牢精细化压力控制的管理基础。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搭建物联感知网络,对管网流量、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动态优化调度方案,实现全时段管网压力稳定,显著提升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管网漏损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次生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