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和《濮阳市2025年纵深推进开门营商重点任务清单》确定的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事、烦心事、难点事,鼓励各级各部门自主创新,以“微视角”“小切口”角度谋划实施一系列便民利企、接地气的“微改革”举措,并以“利企便民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经广泛征集、系统梳理,形成了第一批“利企便民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附后),其中市直单位改革事项10项,涵盖涉企执法、政务服务、融资贷款等高频领域;县(区)特色改革事项3项,突出基层营商环境创新。
对已公布清单的推动情况,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实施动态跟踪,并在每季度末对整体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清单执行不力、群众意见大的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
利企便民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
1.创新“黄转绿”融资协调机制,对有融资需求但未获得授信放贷的“黄灯”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一对一帮扶,助力企业“黄转绿”,提高企业获贷效率。(市发展改革委、濮阳金融监管分局)
2.设立“企业宁静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打扰”“有事服务好”,优化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司法局)
3.深入推进政府采购领域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投”“一码办理”,实现“不跑腿、码上办”,切实提高政府采购业务流程效率,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市财政局)
4.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掌上办”信息系统,大力推行“3天速贷”、一站式服务、“0跑腿”,持续简化审批程序,精简贷款资料,缩短放贷周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公安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周日办”,满足企业和群众机动车业务办理等需求,解决群众工作日无暇办理证照、公休日又无从办理的矛盾问题。(市公安局)
6.实行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码”便民。将报装申请信息生成二维码嵌入“i濮阳”小程序及政务服务网,用户可直接扫码查看报装信息。(市城市管理局)
7.危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年审检验工作信息化,无需现场查验,危运企业只需上传相关信息,即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审核查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市交通运输局)
8.推出“企业码”系统。将企业涉及的登记注册、经营许可等审批类信息,信用承诺、诚信经营等证明类信息,经营异常状态、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类信息集成到“企业码”中,实现企业开办一照准营、企业信息一码展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9.上线政务服务AI客服,精确分析企业群众办事咨询问题,即时提供准确答复,提高企业群众咨询、办事效率。(市行政服务中心)
10.打造“智慧房产+房产超市”综合性购房服务平台。线上,购房者仅需通过“i濮阳”小程序,即可便捷购房;线下,购房者能够一站式完成选房、买房,到申请贷款、挑选家装家具等流程,实现“一站安家”与“一键安家”的便捷体验。(市房地产事务中心)
11.聚焦政务服务、融资纾困、权益保障等关键领域,推出“乐商有道”利企便民十大实事,实现以精准服务破解“中梗阻”,以协同治理提升企业满意度,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南乐县)
12.持续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搭建入企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执法检查内容“码上录”、检查结果“一码知”、企业评价“掌上看”,营造主动服务、规范检查、无事不扰的执法环境。(台前县)
13.创新营商+督查“三色”联动督办机制,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预警—约谈—问责”闭环体系,实现营商堵点分级破、责任到人闭环管,以硬核督查激活营商效能。(华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