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我市举行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半年观摩点评活动。市委书记段喜中、市长盛国民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李朝聘、雷凌霄、王海鹰、关少锋、陈凤喜、姜继鼎、王建双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观摩点评活动。
段喜中、盛国民一行冒着酷暑先后到我市8个产业集聚区,进车间、入厂房、看项目、听汇报,一路走一路看,短短一天半时间,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观摩团成员通过现场观摩,互相了解情况,互相学习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并通过客观公正的评比,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加压驱动赶超,力促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观摩活动结束后,12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点评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海鹰主持会议。
段喜中在点评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通过一天半的观摩,进一步感受到濮阳发展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认真抓、具体做、实在干,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有的正在完善提高;一批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陆续落地,有的建成投产,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这些可喜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尽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项目入驻的平台。全力推进大招商,引进更多符合产业定位的大项目落户濮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胆探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等不靠,创造性地破解瓶颈、解决难题,使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加速提升。
段喜中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无论是产业集聚区建设,还是其他方面的建设,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是一天一天干出来的,都是通过时间反映出来的。干好每一天,才能干好每一个月,才能干好每一年。加快发展,一天都耽误不得,全市上下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当前,各县区都面临着土地、环保、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对干部干事创业、破解瓶颈能力和水平的考验。
希望各级干部重视时间,重视时间节点,充分利用每一天,认真干好每一天,用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于民。
段喜中强调,全市上下要倡导一种良好的风气,多干少说、干好再说。评价一个人、一个领导、一个单位,要看业绩、看实绩、看实事。各级干部要踏踏实实、默默无闻、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各县区各单位要认真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对包括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的经济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反思、认真借鉴。同时,及早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要抢时间、赶进度,只有立足于早干、快干、多干,才能早出成效、多出7月11日,市领导段喜中、盛国民等在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参加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半年观摩点评活动。本报记者于梅勇摄成效、见到成效,才能加快濮阳发展。
针对下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段喜中要求,一要高标准选择入驻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多引进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提高入驻项目档次。二要高效率利用土地资源。要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珍惜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三要关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在体制上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动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四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督导,力促新上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发展。
盛国民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一创双优”活动的推动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态势良好,呈现出竞相发展、明争暗赛的可喜局面,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项目陆续落地,工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步显现。
盛国民强调,通过此次观摩,各级各部门要查找差距,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增强信心,在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求实求效地谋划下半年工作。要不懈怠、不放松,锲而不舍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把产业集聚建设区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把发展工业作为市县两级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增强“工业强市”的氛围。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落地,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濮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