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与日照港、黄骅港等出海口的对接,谋划推进无水港建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已列入市政府综合台账,责任单位为市商务局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已按要求完成了《关于建设濮阳无水港的研究报告》,对我市建设“无水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但与日照港、黄骅港的对接工作尚未开展,需加快工作进度。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无水港”运作模式和状况
“无水港” 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无水港”以公路、铁路或航空运输为载体,以内陆城市与出海口城市两地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为依托,引入相关船运公司、货代公司等企业参与,内陆的进出口商在当地即可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直接运到出海港口装船,从而形成简便快捷的“大通关”进出口货物运输通道。具体来说,口岸通关一般需要6 -10 个工作日,而在本地“无水港”通关只需 3 -5 个工作日,预计节约通关成本10%-20%。就我市而言,通过内陆港通关,可大大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市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吸引外地企业来濮投资兴业。
近几年来,周边地市纷纷与沿海港口联手建设“无水港”,搭建大开放大招商的重要平台,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2008年12月洛阳市与连云港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8月,聊城市与日照市洽谈推进“无水港”项目;2010年10月,安阳市陆路港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占地800亩的安阳陆路港目前正在施工;2010年10月,鹤壁市与天津港签署了“无水港”项目;2010年12月,河南保税物流中心颁证授牌,该中心依托郑州铁路东站和集装箱中心站实现与青岛、天津、连云港等国际港口的合作。
二、“无水港”建设流程
一是设立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机构;二是与沿海港口对接,签订设立“无水港”建设协议; 三是申报设立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四是通过招商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银行、船运公司、货代公司、报关公司、报检公司等商业机构进入“无水港”。
三、我市“无水港”建设进展情况
建设“无水港”的前提条件是当地设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机构。我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选址、规划、划线等工作已经完成,现已进入地面附着物清点阶段,待完成后即可进入征地程序。与我市同期批复的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丘办事处、三门峡办事处已投用半年。海关机构方面,我市已向省政府呈报《关于申请设立濮阳海关分支机构的请示》,目前尚未批复。现在我省已有11个市设有海关分支机构,其中商丘、信阳、周口等地各项指标均不如我市。
四、关于加快推进濮阳“无水港”建设的建议
“无水港”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商检、 海关、规划、国土、交通等多个方面,需及早谋划,明确责任单位,分步实施,争取早日建成投用。
1、推进濮阳市与日照市建立友好城市。此项工作应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部门与日照市方面具体商谈。
2、将“无水港”建设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濮阳“无水港”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为成员单位,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加紧做好前期各项工作。(1)以市政府名义函告日照市政府、沧州市政府,请两市指定对口联系单位,加快与日照港、黄骅港的对接洽谈,推进建设濮阳“无水港”协议的签订;(2)抓紧与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协调设立濮阳海关分支机构问题,争取尽快获得批复;(3)加快建设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濮阳办事处办公楼及配套设施。
3、由濮阳“无水港”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适时启动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报批及规划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