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市委书记段喜中到濮阳县调研滩区扶贫开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他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滩区经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实军,市委办、市扶贫办、市委农办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段喜中一行首先来到濮阳县习城乡黄河明珠社区建设工地,察看工程进度,询问工程建设有关情况。黄河明珠社区位于习城乡西南部、黄河大堤西侧,涉及行政村27个,其中滩区村24个,占地面积2445亩,规划建设住宅楼298栋、105万平方米,居民3万人,预计总投资30亿元,2020年前全部建成。建成后,将实现滩区人口全部搬迁。整个社区按照政府主导、群众集资的模式推进,目前在建一期工程住宅6栋,计划年底封顶12栋。段喜中详细了解了社区建设有关情况后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尤其对于黄河滩区群众整村搬迁扶贫,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给农民群众把道理讲清楚、把账目算清楚,最大程度征得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搞好示范点建设,让农民群众看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好处,乐于接受新型农村社区。要严把质量关,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阳光工程、安全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按照地域相近、习俗相同的原则,尽可能实现群众相对集中搬迁。要提前考虑农民搬迁后宅基地复耕问题,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实施大面积连片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抓住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惠民为本,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让这项惠民工程切切实实惠及于民。
在习城乡滩区村刘寨村村民刘志远家里,段喜中与村民亲切攀谈起来。他问年近六旬的刘国群老人:“你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情况了解不?”
“知道,头一批搬迁就有俺家。”刘国群老人回答。
“愿不愿搬到社区去住?”
“俺家老房子又小又窄,新楼房亮堂堂的,谁不愿搬进去住!”
“对于建设社区还有啥问题没有?”
“建社区是好事,俺们都支持,就是家里钱紧张点儿,看政府能不能提供一些贷款。”
“你的问题会解决的。”段喜中给老人算了一笔账:老房子拆迁有补贴,宅基地复耕也有补助。再加上自己家里的积蓄,如果还有困难,政府可以考虑给予无息贷款。
段喜中说,扶贫先安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实现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民安居不离乡、就业不离土的就地城镇化,加快滩区扶贫开发进程。
在徐镇镇杜寨村,段喜中察看了村容村貌,并走进农户鲁西孟等人家中,关切地询问房屋建设、庄稼收成、家庭收入、风俗习惯等。杜寨村是一个滩区村,村民除了农业收入,基本上靠外出打工挣钱。当了解到这里的群众外出打工,技术缺乏,基本是靠干体力活挣钱时,段喜中说,这个村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组织群众外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用新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技术水平和素质,实现由简单的体力型输出向专业技能型输出的转变,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增加务工收入。要引导农民工在务工中学习外地经验,开展自主创业。要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畜牧业。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倡导新风尚,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在徐镇镇,段喜中还参观了家家宜米业有限公司的稻鸭共作示范田。他对该公司积极与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承接农民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个项目很值得一看”,并鼓励该公司负责人,拓宽思路,发展观光农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增收。
段喜中一行还到徐镇镇同心·昆吾社区察看了社区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