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专利导航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濮阳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发布时间:2024-11-22 17:16:10  浏览次数:1511次

濮阳经开区以专利导航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推动产业发展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护航濮阳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让专利导航成为激发创新的“源头活水”。完善专利导航政策体系,将专利导航纳入知识产权计划项目管理,对实施的专利导航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成立由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利导航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利导航专业人才,推进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和科技创新服务“一网通办”。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让专利转化成为创新发展的红利和新增长点。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实施产业规划类、企业运营类及专利技术产业化等导航项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建专业团队,编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为多家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其中沃森超高公司依据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与上海化工院精准对接,合作研发世界首套环管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生产装置,成为亚洲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企业,目前,区内企业自有专利产业化率已达到69.8%以上,新增专利产品产值1.6亿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2亿元。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让知识产权点“知”成“金”。召开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将项目成果在经开区官方网站、公众号、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公示;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创新平台(基地),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经开区创业;采用联合技术攻关、异地研发孵化等模式,推动人才团队跨区域培育、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四是聚焦创新驱动,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发挥导航基地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与中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研学用”合作,布局省市联合研发基金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举办多样化、多层次的对接活动,促进“实验室+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形成联合攻关、服务闭环的“濮阳模式”。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发明专利48件,累计发明专利237件,高价值专利数量达93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3.57件,居全市第二。创新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科创服务团一线指导,对66家重点企业逐一走访,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2家企业入选河南省“瞪羚企业”,3家企业的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5家,全区规上工业研发覆盖率达到82.5%。知识产权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突破。成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中心,区内企业累计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9亿元,占全市的50%以上,同比增长280%。今年以来,区内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1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2亿元,占全市的四分之一,超前超额完成任务。人才活水竞相奔涌。围绕全市“6+20”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遴选计划,全方位引育战略“帅才”、产业“专才”、青年“英才”和制造“匠才”,引进各类创新人才3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52人。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6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局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