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前县人民法院以“五个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法为抓手,以“立、审、执”为切入点,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努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以来,该台前县人民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164件,结案160件,结案率97.56%;2023年第一季度,该院“执行合同”用时132.83天,同比减少93天,全市用时最短。
一是服务一次性提升。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完善提升软硬件配置。设置导诉员和智能机器人,将人工导诉与智能服务相结合,让涉企当事人感受诉讼新体验。建立企业胜诉即退费工作机制,开设专门“诉讼费”服务窗口,由专人提供退费相关政策咨询,确保诉讼费用应退尽退,减轻企业诉累和诉讼成本。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坚持“上门问需”,加强法官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难题。一季度对6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收集企业对法院工作的建议、意见5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以更优的司法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立案一次性通过。为确保涉企诉讼精准办理、高效流转,实现诉讼服务集约化办理,台前法院为涉企案件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讼服务,落实涉企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的便民立案模式,为涉诉企业保障一路绿灯。同时,强化立案辅导和释明,提高司法参与度和透明度,在立案窗口设置显示屏,公布立案评价,提升满意度。立案成功率达100%,无一件信访件。
三是调解一次性达成。不断强化法官的调解意识,设置所有涉企案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充分运用多元解纷机制,在成立濮阳市首家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县工商联成立台前县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促进调解工作在民营经济领域拓展延伸;联合县总工会等单位成立台前县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构建“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劳动关系处理新模式。2022年以来,共成功调解涉企纠纷100余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企业肯定。
四是审理一次性办结。成立专业团队提升办案效率。设立速裁团队和速执团队,指定员额法官专门审理涉营商环境类案件,对诉讼标的小、案件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简案快办,对建筑施工合同、问题楼盘等疑难复杂案件繁案精审。进一步规范涉企五类合同纠纷的扣审延审,每周召开周例会,对买卖合同案件立案用时,审理用时进行专项通报,督促承办人尽快结案,缩短办案周期。严格涉营商环境类案件审限管理,变更程序由院长亲自把关,杜绝无法定事由扣除、延长审限行为,切实提高相关案件办案效率。
五是执行一次性到位。建立向申请执行人及时反馈执行信息机制,将查询财产线索、执行措施等情况,当天及时反馈涉企当事人,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执行异议、复议、监督等执行救助手段,避免信访案件发生。同时聚焦“执行合同”指标,每月至少开展2次强制执行行动,加大涉企生效裁判文书执行力度,加快财产处置速度,推动案件实际执结。坚持审慎善意文明司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司法手段,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一季度共办理执行合同36件,执行标的额745万元,执行到位1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