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衡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近年来,台前县法院持续做好涉企纠纷的司法服务、风险防范、纠纷化解、执行联动等工作,多点发力、凝心聚力,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涉企纠纷,坚持调解为先。台前县法院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升级,坚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成立全市首家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中心等机构。充分发挥特约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优势,强化诉源预防治理、关口把控,为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把大量借贷纠纷、涉企纠纷解决在诉前,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全县金融生态质量。
二、立案改革,实现一站通办。进一步深化立案改革,完善“系统筛选+人工分拣”识别机制,实行优化营商环境案件标识管理。设立速裁团队和速执团队,指定员额法官专门审理涉营商环境类案件,坚持繁简分流,避免扣除、延长审限等行为,切实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涉企业买卖合同纠纷全部实现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切实减轻企业诉累。
三、法企联动,提供精准服务。成立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创新开展“民商事法官进企业”活动,一对一直接联系企业,同时聚焦企业发展痛点,以“点对点”“订单式”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定期向企业提供法律培训、政策咨询和指导,增强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企业遇到的涉法难题,努力为企业避免诉讼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