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乐县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把提升乡村政务服务能力作为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跑路远、不会办等问题作为开展“为民办实事”的切入点,持续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按照“场地建设标准化、配套设施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办事制度标准化”要求,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村政务服务中心(点)全覆盖,建成了有场所、有人员、有网络、有设施、有事项的乡村政务服务体系,使政务服务进村入户,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部门进驻到位。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持续推进人社、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等8个部门进驻乡镇大数据中心集中办公,并将部门专网全部连接到位,原办事场所予以关闭,切实实现“真进驻、真办事”,群众办事“进一门”,解决了基层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找”问题。
二是事项梳理到位。在市大数据管理局公布的乡村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深度梳理出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24项,村级帮办代办事项70项,做到事项、流程、材料全公开。并按照“应进必进、应办必办”的原则,乡镇事项全部在政务大数据中心办理,民政服务、户籍办理、农业服务等70项村级事项授权村级代办点办理,群众“足不出村”即可获得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三是网络连接到位。推进乡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在全县所有乡村政务服务中心(点)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为群众网办事项提供网上受理、审批服务,实现了乡村“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
四是人员配备到位。每个乡镇分别配备了分管科级干部、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主任、4-6名专职工作人员。今年,我县共招录乡镇政务大数据中心人员55名,以适应乡村政务服务工作新常态;322个村共配备村级代办员1195名,每年为代办员发工作补助300余万元,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五是业务培训到位。由县政务数据局牵头,组织各进驻部门对乡镇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村级代办员、进驻窗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5月18日,我县举办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系统培训会,对新招录人员进行了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办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基层政务服务人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