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南乐县产业区荣获河南5A级营商环境集聚区
来源:中共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21 16:26:19  浏览次数:1345次

  12月18 日,在第九届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南乐县荣获“河南5A级营商环境集聚区 ”称号。

  近年来,南乐县产业集聚区以打好“四张牌”为总纲,秉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的理念,创新举措、完善政策,积极打造公平营商环境“高地”,带来产业的集聚与壮大。

  一、以亲商为引领破解企业服务“密码”

  南乐县产业集聚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从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厂房建设到职工住宿、技能培训,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程序上都精心部署、优化服务。营造出“没有旁观者、人人皆环境”的浓厚氛围。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整合29个部门(单位)173项行政审批职责,全面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推行公共服务标准化,切实做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大大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落地项目所有审批办理手续由县产业集聚区全程代办,实现落地项目与职能部门、征地群众“零接触”。

  加强研判,解决问题。实行周推进会、月调度会、现场办公会、产业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实施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机制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制度,将辖区划分为三个区域,由党工委委员任区长对主导行业负总责,科级干部任副区长,一般干部任网格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明确责任到人,台账式推进、销账式办结。大力推行联系重点项目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审批限时制,全程跟踪,确保项目快审、快批、快建。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20余件。

  台账管理,健康发展。建立企业数据库,实行 “一企一档案”、“一企一台账”,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证件材料进行集中式整理、规范化管理,根据“六必问七必知”要求,及时掌握企业发展进程,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稳定健康发展。

  二、以安商为宗旨  打造服务配置“高地”

  坚持提品质、重创新、增效益,不断加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支撑平台建设,强化科技、金融、人才、土地的协同发展。

  全方位提高要素供给能力。一是强化金融服务。通过设立2.5亿元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基金及1.5亿元的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南乐县科创集聚区建设服务有限公司、定期召开银企洽谈会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投融资及资金运转渠道,截止目前,累计为企业融资8500万元。二是加强人才保障。推行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加强技术人才培训,为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30名。设立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服务站,建立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引进人才、项目申报、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三是保障企业用地需求。成立产业集聚区规划国土局,有针对性地进行超前谋划、申报,提前介入、高效办理、全程跟踪、限时办结,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用地需求。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与农科院、中科院、南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全覆盖工程,产业集聚区内累计入驻14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博士后研发基地1家,为区内企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濮阳市率先成功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入孵企业110余家,孵化毕业企业70余家,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定基础。

  三、以留商为目标 奏响优化环境“乐章”

  坚持把“能不能留商”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加强自身建设,把权力落在清单上、晒在阳光下、关在笼子里,营造风清气正的留商环境。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诚信机关。开展企业评议活动,对排名靠后的首席服务员、网格员问责追究,倒逼干部职工提升服务水平。健全诚信约束与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征信体系,着力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社会环境。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开展“不作为、慢作为、虚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真正做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

  营造和谐发展秩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重点工程、重点建项目协调保障机制和奖惩办法,坚定执行25天安静生产日和重点工业企业检查告知制度,当好企业的贴身“保镖”,实现“零阻工”、“零投诉”,确保企业家在南乐县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生活

  四、以兴商为中心   提升配套设施“颜值”

  今年以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配套建设进度,提升吸引力承载力。

  搭建产业平台。“五纵九横”路网、供排水管网、天然气管道、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健全多层标准厂房、返乡创业园、信息科技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及公租房等功能性配套设施,河南省可降解聚乳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批并在建设,省级食品检测中心投入使用,生物制造、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更加明晰。

  优化生态环境。沿民生路、昌州路、木伦河路等6条道路建设 “生态式廊道”,打造生物基产业园、返乡创业园、休闲公园三大“绿化庭院”,建成濮阳华信(陈氏)饮品有限公司、濮阳广源油脂有限公司、南乐凯嘉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花园式企业”。区内生态绿化廊道与县城大外环水系、南湖、东湖、平邑湖衔接贯通,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将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为企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充足动力。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6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局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