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这个会议,应该是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对2010年度综合考评的总结会,另一层意思是启动2011年新的考评体系的一个动员会。新的考评体系的两个文件,已经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研究,及时启动2011年新的考评体系。借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我们旧的综合考评体系的一点看法
过去市委、市政府的综合考评体系,多年来有效地推动了濮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和一些兄弟市相比,和濮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比,还有一些弊端。经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在借鉴外地市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濮阳当前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这个特点,审时度势,宣告原来的考评体系终结。
第二,要正确看待2010年的综合考评
按照老的考评体系,对2010年度工作进行的考评。前天市委常委会进行了研究,认为考评准确。不管是获奖的,还是没有获奖的,这是考评委员会按照老的目标考评体系,进行认真考评、认真计算,经考评委员会和市委常委会认真研究确定的,是准确的、是客观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刚才,已经宣读了表彰决定,进行了颁奖。对于获奖的,还有没获奖的,2010年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大家不要计较。从今天起,我们按照新的体系去运行,到时候再比一比、看一看2011年的效果。
第三,关于我们要全面启动的新考评机制
今天我们正式宣布启动新机制,这是濮阳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必需的。我不做更多阐述,大家都明白,我们前一个时期,下了很大的功夫,经过上上下下的努力,用卢书记的话讲,目前的濮阳有了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和好气势。得到省委书记这样一个肯定,对我们是一个鼓励,但是不是真正形成了“三势”,实际上我们还有差距。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营造“三势”的关键人。濮阳的发展在这一班人,发展得好在这一班人,发展得不好也在这一班人,尤其是主席台上坐的这些人,重中之重在第一排的同志。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去营造这样一个好的发展氛围,濮阳才有希望,我们的“二三五”奋斗目标才有希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才有希望。这也是当前全市上下对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所寄予的殷切希望。为此,今天市委、市政府在去年“一创双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发展理念,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任务,而且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濮阳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政策、新意见、新机制、新措施,共36个文件,目前已经研究出台了33个,还有3个再缓一下出,随后就要印刷成册,发给大家学习讨论,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就是一套新的办法、新的机制,这是“一创双优”活动的成果。具体的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今天不再讲了。
在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一下我们即将启用的新的考评体系。尽管发了文件,我还是要讲一下,为了更好地推动发展,今天我们出台了对县区实行科学考评的意见,出台了市直部门重点工作考评的意见。新的考评机制有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将县区和市直部门分开考评。分开以后,县区和市直就成了两个体系,针对性更强了。
第二个特点,紧紧地把发展作为关键点、作为重点体现出来。
第三个特点,加大了激励鞭策的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了奖励的力度,也加大了惩处的力度。
第四个特点,由只重结果考评转变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考评。过去,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省引进了江苏省的目标管理体系,在当时一个时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工作的作用。后来在实践中感觉,目标管理就是要结果,不管中间过程,用年底的结果来论英雄,是相对被动地在推动工作。现在,这几年我们省有几个地市开始学习山东的办法,由目标管理改为绩效管理。不但要结果,而且重过程。重过程,实际就是重推进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在推进中体现早干多干快干。只有过程完成得好,结果才会好。过去的理念,不管过程,只要结果,过程干得好与差,结果一出来,拿着结果论英雄。即使干不好了,那这一年也过去了,再也弥补不回来了。现在我们用绩效的考评办法,不但要结果,重在看过程,用各种力量、各种方法、各种机制促进把过程做好,保证年初定的目标在过程中得以很好地实现,年底的结果就会更佳。上午在督查会上我讲过,督查局就是抓过程的。包括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市级领导分包项目,层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包括市一级、县一级、乡一级领导,我们实行的台账管理,我们实行的周调度制度,就是推动过程、促进过程、掌控过程的一些有效机制。今年的这个绩效管理就有这个特点,大家在观念上、理念上要适应变化。年初一定指标,年底干得好的,我们不仅重视,而且还关注过程,过程做得好,年底的结果肯定会更好。
第五个特点,要改革总结表彰的模式。改革表彰的方法,提升表彰的形式、表彰的规模,更好地营造氛围。一是变分散表彰为统一表彰。要对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的表彰,包括政法部门、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包括政府的部门,实行大的、统一的整体表彰。各先进单位、先进典型,包括先进个人,一个大会下来,规模再大一点,更好地营造氛围、激励先进。二是对先进单位的奖励档次、奖励的额度要大幅度提升。今年的优秀奖不就是5万块钱吗?好的先进市直部门不就是2万块钱吗?这个力度不够,要增加,要提升,要更好地调动积极性。明年或者今年年底,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馆落成,明年春天的第一个大会就在那里开,5000人的大会。我们开全市的表彰大会,我们对县区的考评、对市直单位重点项目的考评、各类考评,年底都要出结果,各个方面的奖励,统统拿到一个会上兑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把氛围营造得更浓一点,更容易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
另外,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再简单讲一下我们今年对县区、对市直考核的主要内容。比如说对县区的科学考评,这个考评办法我们重点是借鉴了菏泽的做法,这个科学考核办法重点突出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重中之重突出了大项目的建设。我们实行百分制考核,百分制考核分四块,一块是综合占30分,大项目建设占30分,财政收入占20分,城镇化建设占20分。其中,综合里面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这之中经济建设又占了50%,也就是30分中的15分,其次才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如果将这30分中放大成100分,经济建设占了50分,或者也可将这50分放小成15分。那么综合算下来,我们的大项目建设、财政收入、城镇化建设等经济发展占的比重就是85分。第二个,大项目建设占30分,其中定量占20分,观摩占10分。第三个,财政收入占20分,这里面有增速项,有增速分,有晋位分;财政收入的质量,重点突出增速,然后晋位和税收比重,即收入的质量。第四个,城镇化建设占20分,其中定量占15分,观摩印象只占5分。定量里面也就是建设方面,包括投资额度、建设面积、基础设施情况等占15分,5分只是管理分、印象分。总之,我们重点倾斜了经济建设,重点倾斜了项目建设、财政收入和城镇化,这与过去我们的考评体系是大相径庭,有很大的变化,这70分加上综合考评的15分,实际是85分在促发展,发展的分值权重放大到80分以上。这一点大家要明白,我们的工作要往哪儿使劲,怎么抓工作,怎么体现工作的重心和重点。这个考评办法就可以指导你、引导你抓工作的关键点,抓发展的兴奋点。
然后,我们对县区明年实行一二三等奖,30万、20万、10万的重奖。今年是5万,明年我们多拿点。这一块更好地激励一下大家的积极性,而且明确一下奖金就是奖金。这个奖金就是用于奖励推动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过去奖励企业,咱们有个老理念,这些钱一是要用于企业研发,二是财政要监督,使这些奖金用到研发上。当时在工业会上,我即席讲了个观点,说这是一种陈腐的观念。这能刺激企业发展吗?最多30万,少了20万,企业拿30万、20万搞什么研发?这些钱就是奖励经营者,这些钱就是用于奖励有功者。我们的组织者、领导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花这个钱,没事!有问题我负责。咱们就该形成这种氛围,咱就这样奖、这样用,奖金不多,我们现在实力不行。济源每年奖励工业,基本上都在千万元以上。开始奖汽车,一奖几十辆,后来奖房子,最后老板说别这样奖了,汽车有了,房子有了,干脆给现金吧。这样我们就奖现金,最多一个企业得奖400多万元。我们濮阳现在拿不出来这么多,但是得有这种理念,慢慢增加,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给一个好氛围、好的机制,这就是一种理念。想着让工业发展好,奖这些现金,实际上是一种观念在发生变化。包括对市直部门,我们市委、市政府敢奖这个钱,大家要敢花这个钱。这些钱不是让你增加办公经费的,就是奖励有功者。
对于市直部门(单位),一级机构算部门,二级机构算单位,我们今年也做了较大的改革。第一点,分开。过去我们进入这个考评体系的,是180多个部门和单位。180多个,能考核过来吗?考核过来能准确吗?准确不了,有些不了解它,学校、医院,还有一些很不起眼、根本不被人们注意的二级机构,说是市委、市政府在管,实际上在独立运行。如果统统纳入目标考核,这个不行,所以我们下决心把180多个瘦身到113个。其他的六七十个,不参与考评了,怎么管?比如说我们的教育,初中、高中、小学,属于市委、市政府管的,市教育局去管。市教育局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你管的二级机构放到市委、市政府考核,合理吗?我们也不了解,到年底,四大班子打分,好多都不打了,你打也是违心的,干脆就不打了,弃权。这样一来就很不准确,很没有针对性,很没有实效性,也缺乏激励性。因此,我们今年把六七十个二级机构放到主管局委去进行考评,由主管局委去实行绩效考核。今天参加会议的,有不少这样的单位,大家可能会说,这样一来轻松了。有的可能还会讲,市委、市政府不重视我们了。大家要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为了更好地把参与考核的113个单位考核准确,为了能在平时工作中监管好、督促好、落实好,常委会一致讨论同意这么做,所以我们今年作为试行。对其他六七十个二级单位,建议主管部门要搞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要管好这些单位。
第二点,对有行政执法权、收费权、审批权和管理权,同群众接触比较多、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二级机构,我们选择20来个放到这个考评体系中去,要重点考核。
第三点,市直这个考核叫重点工作年度考核,不是包罗万象,重点考核各部门的重点工作。百分制中,重点工作占60分,创新、创先和晋位占20分,监督评议占20分,只有这三项。对第一项,现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委政府两办、相关常委部门、分管副市长,抓紧时间把各个单位的重点工作界定清楚,有的可能是三项五项,有的可能是十项八项,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界定准确,在这个基础上,年底就按这个进行考核。然后是第二项,今年我们引进济源的做法,分创新、创先和晋位三块。先说创新、创先,你在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新模式得到上级认可,新闻媒体,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给予肯定的创新,给分;创先,是受到上级表彰,给分。再说晋位,市直各部门在全省各个系统,在18个省辖市中找位置,根据位次的晋升给分。这三块,创新、创先和晋位,占20分。这就要求我们的市直部门要积极走出去,跑部进厅,到省直部门去,联络感情,争取资金政策的支持,了解信息,回来推动我们的工作。我们每个部门在省直系统每年都要要说法,这个说法就是每个系统每年都评先,有结果我们拿过来用。有些系统部门多少年不评先,我们请省厅局委给我们一个说法,你认为我们这个局、这个委在全省18个地市中处于什么位次,给我们一个说法。这也是个定性的东西,这些构成我们第二块。第三项,评议和监督这一块占20分,领导评议、社会评议和交办事项,还有一个监督。其中,重点是领导评议,20分中至少拿出10分给市级领导掌控权,尤其是主管领导的掌控权,给他一定的权重,给分管部门打分。
刚才说的总分是100分,实际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减分因素。受到哪一级的通报批评,哪一级的媒体曝光,要扣分。还有个增分因素,在文件中都可以查得到,规定得很明确,不再细说了。
这就是我们今年做的这样一些改革,是经过大家反复酝酿讨论研究的办法,对当前的濮阳,还是很符合实际的。这其中也可能有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但毕竟是试行,今年试一下,明年再完善。总的来说这个办法有利于激发大家的激情,有利于工作的落实,大方向是对的。各县区、各部门回去以后,要认真研究,认真抓好贯彻。
另外,还需要讲一点,对113个市直部门,我们明年实行一二三等奖。实际上分五类,一类占15%,二类占25%,三类35%,总共受奖的占75%。还有25%,这25%应该说不奖不罚,这里面可能还有少数被一票否决的。实际上是分三类,一类、二类、三类,第四类是不奖不罚,最后是一票否决的,包括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等,最后结果是五类。
今天,我只是简单给大家讲了一下两个考评体系的基本内容,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我们今年的工作任务重,发展的压力大,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观念、良好的作风、有效的机制来做好保障。我相信,只要咱们濮阳的干部有一个大局意识,有强烈的家园意识,积极地投入到濮阳的大发展中,放弃部门利益,放弃个人利益,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今年的成效肯定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