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办法,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该区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样调查中,名列全省2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第1位;2016年上半年,该区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情况抽样调查中,群众安全感得分94.67分,居全市首位,名列全省2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第2位。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各乡(镇、办)以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党委副书记任综治委常务副主任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综治中心工作。将公安、司法、信访、民政、教育等部门纳入乡(镇、办)综治中心队伍建设,明确职责,统筹做好综治日常工作;依托社区“两委”干部、驻村民警、网格管理员等,组建了1500余人的村(社区)综治中心队伍,同时进一步完善居民小组民调队伍和治安巡逻队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积聚力量,初步形成了以乡(镇、办)、村(社区)综治中心为龙头,各职能部门为依托,乡(镇、办)、村(社区)干部为基础,上下联动的综治工作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在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重阵地建设
按照“三统一”(统一科室标牌、统一工作版面、统一办公设施)标准,该区7个乡(镇、办)、141个村(社区)的综治中心分别高标准打造了“三室一厅”、“两室”主阵地,同时该区把综治中心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综治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按照省、市标准和实施要求,对综治工作资料重新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录入综治信息平台,提高了综治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10月,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濮阳现场会上,该区皇甫办综治中心作为全省观摩示范点,观摩后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建立工作机制
综治中心运行实行“三个一”:一个窗口受理,一张清单交办,一个标准检验成效。以群众接待厅为重点窗口,落实首问负责制,谁第一个接待谁全程负责,直至问题办结、群众满意;以综合协调室为总调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日常排查的矛盾纠纷,一张清单交办给相关站所,坚持做到遇事不推诿、不扯皮,受理不刁难、不卡要,收件不积件、不压件,受理事件及时分流交(转)办。今年8月份以来,该区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2件,交(转)办21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85条,排查受理矛盾纠纷69件,调解67件,调解成功率为97%。
实行网格治理
该区按照管理全覆盖、服务无盲点的网格划分原则,将全区7个乡(镇、办)科学划分为四级网格,并将网格内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基本信息采集登记造册。每个网格内配备矛盾调解员、治安巡逻员、公安民警等管理服务人员,做到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治安事件”第一时间收集掌控、上报登记、调处化解,有效预防和处置了治安事件、突发事件及群体性事件,形成了“民生服务有人办理、社情民意有人收集、矛盾纠纷有人化解、治安防范有人组织、特殊人群有人管理、法律政策有人宣传、重点事项有人报告”的“七有”工作新机制,提高了基层综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人员不上行”的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