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年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赶超,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濮阳树立了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崭新形象
2011年是濮阳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高点定位谋发展,理清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理念、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强化了赶超发展、改革开放、统筹协调、改善民生“四种理念”,确立了“4321”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制定了台账管理、项目调度、观摩考核、奖惩激励等40多项推进濮阳赶超发展的政策和工作机制,谋划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大事要事,营造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人心思赶超的浓厚氛围,濮阳呈现出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多项工作在全省有了新的进步,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上升了新的位次,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新的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当前,濮阳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可喜变化,濮阳正在树立蒸蒸日上的崭新形象,濮阳正在迈入赶超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大好局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省定目标圆满完成。2011年,省政府下达的47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其中,4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六位,分别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9.3%,增幅居全省第5位,较上年同期上升8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居全省第2位,上升12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居全省第2位,上升11个位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居全省第2位,上升2个位次。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2.1%,超出省定目标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0位,上升5个位次;粮食总产253.7万吨,连续8年实现增产,较省定目标增加13.7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超出省定目标 3.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8%,超出省定目标5.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分别增长74.96%、 44.8%,分别高于省定目标40个、20个百分点。
(二)市定主要目标超额完成。综合考虑“二三五”赶超目标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市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比省定目标要求更高的工作目标。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拼搏,223项工作目标完成210项,完成率94.2%。其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各县(区)奋发后起,勇于争先,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对经济发展、落地大项目建设、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严格考核,对各县(区)科学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排名,依次是华龙区、濮阳县、开发区、清丰县、范县、台前县、南乐县。市直各部门围绕“二三五”赶超目标,顾大局、谋发展、思赶超,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比服务、比效率、比贡献,努力破解难题、争先晋位,为濮阳赶超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21个市直单位被评为综合考评一等奖;团市委、市妇联等42个市直单位被评为综合考评二等奖。市委市直工委、市委农办等40个单位被评为综合考评三等奖。市地税局、市安监局等29个单位被评为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三)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争取国家、省支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国家、省宏观经济政策,积极主动“跑部进厅”,切实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共争取国家和省补助项目42个,政策性资金9.52亿元。通过积极运作,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6处明确提到支持濮阳发展。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抓手,通过抓工业项目增实力,抓农业项目稳基础,抓城建项目树形象,抓交通项目促开放,抓流通项目活市场,抓社会事业项目惠民生,着力营造濮阳赶超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项目建设方面,实施省定重点项目16个、市定重点项目2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1个,完成投资473亿元,较2010年增加340亿元,增长256%。项目谋划方面,初步谋划项目1111个,总投资5889.3亿元,是“十二五”规划谋划项目的两倍。目前,已申报第一批省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115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2.6亿元。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年”这一主题,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可喜局面。8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37.4亿元,较2010年增加97亿元;新入驻超亿元项目83个,较2010年增加51个。投资30亿元的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28亿元的温州创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加大管理、教育、改造、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提升,濮阳变干净了、濮阳变靓了、濮阳变美了;以加快推进“六纵四横”路网工程为突破口,拉开了濮阳新区建设的序幕,濮阳的城市框架拉大了、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了、对外形象提升了。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晋豫鲁铁路通道濮阳段加快推进;濮范高速建成通车,德商高速范县段开工建设;郑濮济客专纳入全省规划,濮阳至东明高速纳入河南、山东两省规划。南林高速东延至豫鲁省界段、范台梁高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中原经济区出海通道即将打通,困扰濮阳多年的交通瓶颈即将打破,濮阳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坚持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着力打造省际交会区域性开放高地。共签约项目175个,合同市外资金890亿元,较2010年增加464亿元。市外资金实际到位160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27亿美元,分别较2010年增加56亿元、0.37亿美元。“三农”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做好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粮食生产连续8年实现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15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开工建设。8个产业集聚区内的迁村并点建社区工作已经启动。完成了6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饮水安全、城乡交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全市人民的赞同和拥护。可以说,在濮阳赶超发展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得到了更多实惠,幸福感不断增强。同心协力、干事创业已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成为推进濮阳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有付出就有回报,有奋斗就有收获。去年,我市工作共获得国家级荣誉表彰16项、省厅级综合表彰11 项,省厅级单项奖项更多,我就不再一一列举。这里,重点通报一下荣获国家级表彰情况:2011年,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市政府法制办获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市财政局获全国财政“五五”法制宣传先进集体和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市监察局获全国党风建设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获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国土局获全国国土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市审计局获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先进集体、市工商局获全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市安监局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市司法局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市体育局获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市妇联获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市招生办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同时,还有36项重要工作经验在国家级、省级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或在新闻媒体推广。
濮阳赶超发展的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卢展工书记先后两次莅临我市调研,对濮阳赶超发展的势头给予了高度评价:“濮阳发展有一个好的趋势、一个好的态势、一个好的气势”,评价“濮阳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作风更加扎实了,精神状态更加振作了,濮阳的发展很有希望”。郭庚茂省长莅濮调研时指出“濮阳后起有望,振兴有望”,对濮阳发展提出了“重在持续,保持韧劲,坚持不懈,乘势而上”的新要求。省四大班子领导和众多省直部门负责同志莅濮调研时纷纷表示看好濮阳、支持濮阳、给力濮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关心厚爱、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市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干部尽心履职、率先垂范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心系濮阳、无私奉献的结果。尤其是,在一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牢记使命、认真履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此,我代表市四大班子,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表彰为动力,以荣誉为起点,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希望全市上下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加压奋进,努力拼搏,为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强化台账管理,严格综合考评,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我市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全省各地市工作标杆设置得都很高,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区域竞争呈现出你追我赶,明争暗赛的紧迫态势。加快濮阳发展步伐,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等不起、慢不得,不容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懈怠,必须付出超乎寻常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握全省竞相发展的格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台账管理,严格综合考评,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奋勇争先、晋位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早干、快干、多干、苦干,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细化任务建台帐。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了今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大局,结合实际,抓紧将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层层建立工作台账,自上而下落实责任,做到领导有责任,部门有目标,层层有担子,人人有任务,使每项目标任务都有时间进度、质量标准、配套措施和承办人员,建立起全员、全岗、全程的台账管理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观念,在目标安排上,坚持靠上不靠下,就高不就低;在任务完成上,做到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在抓落实过程中,要讲标准、讲效率、讲实效,做到一级比一级实,一级比一级细,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继续坚持有效的工作方法、继续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对所有纳入工作台账的目标任务,都要硬起手腕,紧抓不放,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踪督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动落实。尤其是对重大决策部署和阶段性中心工作,更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盯紧盯死,跟踪问效,确保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严考核。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实现濮阳赶超发展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持续求进、奋力赶超”的总基调,围绕中心谋重点,集中精力抓大事,全力以赴促赶超。在综合考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不断优化考核体系,加强目标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综合考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动力和活力,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一方面,减少常规工作所占分值,增加工业强市战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农业农村五项工作、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考核分值,努力使综合考评的导向性、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要按照“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突出重点、简便易行”的原则,不断完善考核方式,严肃考核纪律,坚持将工作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将过程监督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履职履责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县(区)、市直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实绩,切实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助推发展的作用。
(三)重奖重罚树导向。今年,市财政一共拿出3270万元奖金,用来重奖在2011年度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是物质上的奖励。在政治待遇方面,我们也要结合综合考评结果,优先提拔重用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对于肯干实事、敢干难事、善干大事,能力突出、成绩卓著、群众认可的干部,市委、市政府将不拘一格地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而对于那些说得好、做得差,不思干事、只图享乐,在职不履职、谋人不谋事,研究人情不研究工作、跑关系不跑项目的人,要坚决抽鞭子、打板子、挪位子,绝不姑息纵容。我们要把综合考评作为催生发展力量的“动力源”,作为促进工作落实的“助推器”,不断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加大奖惩力度,既要坚持重奖,更要做到重罚,要让得奖的动力更大、劲头更足,让受罚的如坐针毡、知耻后勇,以此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干事导向、发展导向,使综合考评在评价班子、激励干部、推动落实、助推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在全市上下营造真抓实干、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三、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提升标准、争创一流,努力开创濮阳工作新局面
当前,濮阳正处于负重前行、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提升标准,争创一流,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濮阳各项工作新局面。一要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实践已经证明,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找到了症结、选准了路径,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凝聚了发展合力,已成为濮阳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把“一创双优”活动开展下去。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载体,力求活动效果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凸显,使“一创双优”活动在濮阳发展历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要提升标准创一流。当前,全省各地市都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日夜兼程、竞相发展,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牢固树立位次意识,自觉拉高标杆,事事都要争第一、创一流、求突破,把各项工作干到最好,干到极致。要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发扬永不满足、永不怠懈的进取精神,增强干大事业、求大跨越、促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三要凝聚合力促赶超。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切实做到步调一致,合力合拍,共促发展。各级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快濮阳赶超发展步伐。
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欢欣鼓舞,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壮志在胸、信心百倍!希望全市上下倍加珍惜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始终保持清醒忧患,始终牢记责任如山,对照先进典型,提高工作标准,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确保完成“二三五”赶超目标,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