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期间,市农机局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农机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做到“四个到位”,助力秸秆禁烧。
一是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本着“粉碎还田、打捆离田”的原则,利用国家、省、市补贴资金对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捡拾压捆机(含压捆机)进行倾斜补贴,快速增加我市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的保有量。至目前,全市秸秆还田及捡拾打捆机械保有量达1.3万多台,为全市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
二是跨区作业组织到位。在组织利用好本地秸秆还田机械的同时,加强协调联系,从聊城、邯郸、安阳等周边地市引进300余台秸秆还田机来我市作业。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玉米种植重点区域、重点村进行对接,签订秸秆还田作业合同,扩大还田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今年,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面积达到470万亩,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81万亩,玉米秸秆还田率达94.8%,比去年增长了4%,创历史新高,有力支持了秸秆禁烧工作。
三是技术服务到位。全市农机部门围绕“燃料、肥料、饲料、基料、原料”作文章,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好途径、好办法,发展秸秆经济,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禁烧期间,组织60名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服务。组织开展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现场会1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依托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玉米机收→机械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的一条龙作业模式,减少作业环节,从根本上切断秸秆焚烧源头。
四是目标责任考核到位。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作为占3%的权重内容列入全市农机系统年底农机管理工作考核,以此促进各县(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