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分7个组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会安排事项落实情况进行了持续督导,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8月26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会议之后,各责任主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八个推进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立即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细化治理举措,强力督导推进。各推进组组长亲临一线调研指导,指挥协调。各县(区)、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市质监局等责任单位对照台账任务,强化措施,加紧整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
截至目前,《市城区大气污染源治理工作台账》确定的152项工作任务中已完成102项,占总任务的67.1%,正在推进37项,占总任务量的24.3%,未完成13项,占8.6%,其中华龙区9项,开发区1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3项。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专项督查台账》确定的六个方面(“六控”)40项工作任务中,已完成4项,占10%;正在推进30项,占75%;未完成4项,占10%,进展缓慢的2项,占5%(完成情况见附表2)。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截至9月1日,全市优良天数为130天,较全省平均值少6天,距离目标仍有65天,PM10均值为137毫克/立方米(全省均值81毫克/立方米),高居不下,距离111毫克/立方米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整体完成年度任务压力极大。
二是污染源排查不够全面。各县(区)、各责任单位主要是针对省厅交办、督导组发现及台账指出的污染问题进行整改,主动排查力度不够,对大气污染防治敏感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侥幸心理,造成许多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设工地、提升小区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扬尘污染问题。
三是部门合力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各县(区)、各相关单位均基本建立了环保工作网格化监管体系,明确了属地管理及行业监管职责,确定各级、各部门网格长,但工作推动基本上依然是各部门单打独斗,真正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各级联动的体系尚未建立。
四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分区域来看,相比濮阳县、南乐县、台前县,其他县(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及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稍显不足。分行业来看,渣土车整治、VOCs治理相比其他专项工作进展较为滞后,问题仍较为突出。
三、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全面排查,迅速掀起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潮。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大气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攻坚战要求,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设工地、沙石料场、主次干道、煤灰堆场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整改,不留死角 ,决不满足于各类交办事项,确保各类大气污染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二是部门联动,履职尽责,以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力推进环保问题整改。各级、各相关单位要将网格化监管体系作为做好环保工作的抓手,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治理合力,严格按照监管方案执行到位。同时,环保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组织专人深入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必要时聘请专家实地调研、研究,找出根本问题,查明具体原因,明确治理重点,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住建、城市管理、公路、交通、公安、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分工,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狠抓整改,克难攻坚,确保攻坚战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督导,强化问责,以责任追究倒逼各级各部门履职到位。市监察局、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环保局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情况及各类环保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持续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次日未完成整改的进行通报批评,通报批评后次日仍未整改的,立即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