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濮阳市认真贯彻省委部署和要求,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六个精准”为切入点,以督导督查为抓手,完善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法,加大督导力度,推动全市脱贫攻坚深入扎实开展。
健全督导体系
成立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统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制定脱贫攻坚督导方案,整合市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市“一创双优”督导组、市督查局三方力量,抽调6名正县级干部、12名副县级干部以及46名科级干部,组成29个督导组,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日常督导。指挥部赋予各督导组组织协调、直接汇报、通报批评、建议问责等职权,要求督导组成员脱离原单位工作,年度考核奖惩由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同时,各县(区)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督导组织,全市上下形成了统一指挥、运转协调、配合有力的督导体系。
明确督导重点
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把贫困户识别、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文件制定、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公示、项目资金安排以及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履职情况等作为近期督导重点来抓。同时,指挥部依据工作推进情况,每周下发一次督导工作要点,提出重点督导解决的问题,推动督导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创新督导方法
一是会议督办。指挥部每两周召开一次推进会,听取各县区各部门工作汇报,点评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落实措施,安排下步工作。二是一线督查。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环节,29个督导组进村入户,传达上级政策要求,明确工作标准、程序和步骤,认真核查精准识别申请、确认、公示等环节工作质量和效果,及时纠正偏差,推广典型经验。三是明察暗访。按照精准识别程序要求,设计了贫困人口识别、暗访调查、非贫困人口调查等表格,对457个建档立卡村每村抽取5—10名贫困户、5名非贫困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与乡、村上报的情况相印证,对有出入的逐一核实,有异议的搞不清不放过。为督促第一书记驻村在岗,各督导组事前不打招呼,采取深夜入村查岗、微信地址实时共享、电话查询、咨询群众、在智慧扶贫系统上传工作照等方式进行随机抽查,督促第一书记扑下身子,履职尽责,带领群众脱贫。
强化结果运用
制定了《濮阳市党员领导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问责办法》,明确了问责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坚持“严”字当头,真督实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据程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5月份以来,先后组织5轮集中督导检查,涵盖全市61个乡镇457个贫困村,共印发通报6期,其中,批评通报4期,通报批评28名第一书记、32个派驻单位和10个村。同时,对22个产业扶贫成效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在全市大会上推广其经验做法,借以激励先进,汇聚全市上下扶贫攻坚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