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六届市委127次常委会议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稳增长放在全市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估计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重点,主动作为,抓紧抓实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确保全市“二三五”赶超目标顺利实现。
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既是实现赶超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的必要条件。从赶超发展的角度看,我市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首先必须在增长速度上实现超越,只有提高增速才能扩大总量,只有扩大总量才能提高人均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避免引发恶性连锁反应,并为调结构创造条件,而调结构反过来又能促进稳增长。因此,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切实加快城乡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通过调结构促进稳增长,进而实现我市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数量“三量齐升”发展。
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既要清醒认识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又要积极抢抓机遇。在新常态下,我市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增长动力转换压力较大,干部思想观念急需加快转变等诸多挑战,各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也面临一些难得的新机遇,必须倍加珍惜、积极抢抓。一是充分发挥地缘等方面的优势,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带来的机遇,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来新的机遇;二是抢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带来新的机遇。要在积极抢抓机遇、创新优势的同时,不断巩固扩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充分发挥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人和”优势,切实为稳增长夯实基础。
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关键要用好“三个动力”。一是持续实施开放带动。把开放招商作为“一举求多效”的全局性举措,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突出重点区域招商,围绕产业招商主线,坚持引龙头、促集群,打造产业航空母舰舰队。同时,注重口岸建设和跨区域合作,做大做强开放平台,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深化一些领域的改革,加快“走出去”步伐,注重培养开放型人才。二是深入实施改革推动,把改革作为新常态下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加快推进、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农村产权综合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为赶超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改善政府在创新中的服务,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对稳增长、调结构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