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大第七届第一次会议上,杨德胜等代表在《关于优化引进人才环境的建议》(第212号)中,提出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委组织部班子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现就建议中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战略地位,优化人才发展社会环境。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制定了《濮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2010—2020年,我市人才工作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更趋成熟,人才政策体系臻于完备,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开发、激励、保障等机制日益健全,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市在优化引进人才环境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制定出台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高学历人才引进办法(试行)>的通知》(濮办〔2010〕56号),文件规定:企业引进并在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备案的博士研究生、“211工程”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急需“985工程”院校本科生,3年内每人每月分别可享受1000元、800元、600元的人才补贴。人才补贴由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发放。今年,我市全面启动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工作,制定出《关于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工作的通知》,并在市政府及市人社局网站对社会予以公布。
二是为进一步加快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出台了《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濮发〔2013〕5号),根据规定,今后凡引进博士生3名以上、211工程院校硕士生10名以上、985工程院校本科生20名以上,签订5年期以上合同的,濮阳市财政将分别奖励产业集聚区20万元。凡建成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市财政将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设施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的,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设施产业化的,每项奖励50万元。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奖励20万元。
三是完善专家人才待遇等政策。修订了《濮阳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津贴标准从1800元提高到3000元/人•年。进一步激发调动专家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在专家人才生活环境、子女上学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相关问题。如:2013年,濮阳市龙丰纸业有限公司就公司外聘的两名国内造纸设备管理专家的子女就学情况,提出请示,申请市人才办协调解决。部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外聘专家的子女入学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在优化引进人才环境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濮阳赶超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引才机制,着力营造适宜引进人才的社会环境。再次,感谢您对濮阳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代表杨德胜对此件办理表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