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乐县坚持以“一创双优”为动力,紧盯“两化一基”重点工作,把城区道路建设作为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经济发展硬环境的重要内容,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动大手笔,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实施了昌州路东延、兴乐大道北延、大外环建设、内环路改造提升等13个重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兴乐大道北延、G106外环路、民生路西延、东南环、昌州路东延、光明路北延、金穗路等道路已竣工通车;南林高速引线、环城路、花园路中段、大广高速引线、民生路东延等道路正在紧张施工;古城路南段、东北环、开元路南延等道路前期工作正在谋划推进。县城区道路通车里程达到90余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优化了交通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南乐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每个道路建设项目都成立由县委常委任指挥长、县政府副县长和人大政协领导为副指挥长的专门指挥部,全面负责项目的关系协调、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等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将任务分解到细处。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全县重点项目周调度会、土地规划联席会、重点项目双月点评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到工地,亲临一线,现场办公,为了保证各部门工作协调到位,从住建、规划、市政园林、国土、交通等县直各部门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坚持每天吃住在工地,办公在工地,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县督查局现场督查、跟踪督办,定期通报道路建设进展情况,督促加快建设进度。
二、创新思想观念,破解资金瓶颈
大建设需要大投入,资金不足是城建项目最大的瓶颈。南乐县坚决破除量钱办事的思想,通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到了G106和G341改建项目,借助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规划建设了南乐县大外环,县城框架由原来的9平方公里拉大到32平方公里,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到高速引线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同时建立投融资平台,通过中原证券城投债融资、国家开发银行、濮阳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2.88亿元,缓解了资金压力,逐步探索出一条破解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强化标准意识,打造精品工程
该县坚持高标准规划道路设计,在起始阶段,就邀请省城市规划研究总院、洛阳市建设勘察设计院专家对全县路网进行多次现场踏勘、调查、分析、论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积极推行提交道路规划选址方案的方法,要求在办理选址意见书时提交规划选址方案,对城市空间布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提交选址论证报告并组织论证。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道路横断面、平面及纵断面、交叉口等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把关。对于改建道路,要求改建与近、远期规划相结合,统筹布局。在道路施工阶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程序,聘请专业质量监理公司,并向施工方派驻业主代表,全过程监督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全面推行台账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赶工期、抢进度,道路施工得以优质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