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新一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生态城市建设和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有关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段喜中、赵瑞东、申延平、徐兰峰、郑实军、阮金泉、高树森、王建双、李刚、邵景良、王载文、王保华、郭岩松、贾祖贫等市级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阮金泉介绍了新一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系列座谈会意见建议汇总情况和近期工作筹备情况,并就有关文件进行了简要说明;副市长吴新普简要介绍了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主要保障措施;副市长郭奎立就生态城市建设有关文件进行了介绍说明。与会市级领导依次发言,就新一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生态城市建设、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和有关文件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委书记段喜中在主持会议时指出,2011年第一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结束后,市委根据社会各界反映,就如何开展“一创双优”活动进行认真讨论、分析研究、征求意见,决定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四轮。在确定开展第五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之前,市委多次召开座谈会,围绕“‘一创双优’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四轮,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结束,重点解决了‘四风’问题,‘一创双优’活动还需要不需要继续开展?”两个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当前的濮阳依然需要“一创双优”活动这个强大的动力,面临新的形势、新的发展任务,应当持续开展活动;“担当、敬业、服务”的活动主题切合当前濮阳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政治生态常态化的需要。
段喜中指出,我市通过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新的问题仍在发生。新的一轮“一创双优”活动赋予新的内涵,要突出“一个主题”、落实“三个具体化”、搞好“四个结合”,通过界定是否担当、敬业标准化和服务具体化,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段喜中强调,提升中心城市的内涵、影响力、承载力和带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濮阳的城市建设发展到了现阶段,需要提出新的目标和定位,这是符合实际,也是符合广大群众心愿的。在持续四年开展中心城市综合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管理、改造和建设四条途径,我市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已具备了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条件、资本和基础。近一个时期,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外出考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扩大会、市级领导干部会、生态城市建设务虚会统一了思想,作出了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决策,围绕构建自然生态、生态文化、产业生态“三大体系”,着力实施水生态建设、绿色生态建设、文化生态建设、产业生态建设、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和生态县城建设“六大工程”,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内涵和素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既需要理论指导,又不要受限于理论、受制于理论、困扰于理论;要坚持实施与规划齐头并进,能干的抓紧启动、先干起来,同时规划要跟进,要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注重与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统筹考虑。
段喜中指出,造林绿化、水利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四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在持续中积累效果,在持续中形成共识,在持续中求得更好成效,坚决杜绝朝令夕改、“小猫钓鱼”、“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现象的发生。
段喜中要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等文件起草有关部门,要认真借鉴、消化吸收与会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有关文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瑞东强调,开展新一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要通过持续展开活动的实践,为党建工作做出濮阳应有的贡献。生态城市建设既契合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符合经济新常态下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真正抓到了点子上。要持续开展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着力改变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