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李文祥所体现的“三平”精神的时代价值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8-4 08:11:12  浏览次数:2011次

 

  “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敢想敢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主要内涵。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高度概括。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集中体现。 (题图摄影/陈更生)

  编者按

  平凡、平静、平常,同时又有着执著的追求、不变的忠诚、自觉而强烈的责任意识,李文祥身上集中体现了“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正是这种品格的力量,让那么多的人们为之折服和感动。把李文祥身上所体现的“三平”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为此,河南日报特组织李文祥与“三平”精神研究课题组,进行专题研讨,以张扬先进,倡导崇高,催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河南精神的最新概括,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动力。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李文祥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能在广大人群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心灵震撼,正是他身上所折射出的平凡人的不平凡品格,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这种品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支撑,是当前社会背景下道德精神的强烈呼唤,更是激发我省干部群众建设中原经济区实干豪情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高尚品格彰显“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

  品格是人的品性、品行和个人风格的集合,是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美德的总和,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表现。高尚的品格犹如灯塔,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李文祥就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在他的高尚品格中,最为闪亮的是“坚守信念、淡泊名利、勇于担当、不尚虚浮、默默奉献”,它们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真髓,表达着河南人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

  坚守信念。李文祥的事迹感动着人们,许多人不解他为什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把伟大糅合于平凡,在平凡中延续着伟大。支撑李文祥的精神支柱,是他一心为民、为国奉献的信念,这是李文祥的精神脊梁,也是贯穿他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主线。从李文祥走进革命队伍那一刻,他就把自己交给了革命事业,交给了人民。这种信念让他终身坚守,虔诚执著。李文祥对信念的“诚”到了可以“为人民而死”的程度,诚于中而形于外,因此,李文祥感人事迹的点点滴滴,不是秀出来的,是人生信念的自然流露。正基于此,当他把英雄的光环隐藏于朴实生活的时候,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委屈或不快,而是乐在其中的自觉自愿。

  淡泊名利。李文祥是获得巨大荣誉的功臣。他珍重自己的荣誉,却不依仗自己的英雄之名,在常人的眼中,勋章和荣誉往往是博得名利的资本,是要待遇、提条件的砝码。而李文祥却以平和宁静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功绩,居功不傲,淡泊名利,他把功劳和勋章尘封于一个简陋的布包,开始了新的奉献,面对国家要给予的名利和特殊待遇,他一次次拒绝,有意“潜伏”或主动“漏网”。李文祥质朴地说:“没待遇,我不要待遇;回来就为的当农民啊,回来就回来啊。”恰恰正是这种质朴闪耀着让人敬仰的崇高。

  勇于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李文祥身上始终呈现的十分突出。战争年代,他英勇奋战,把解放中国的责任扛在肩上;和平时期,他响应国家号召回家乡务农,把建设新国家视为己任。他觉得,共产党员就应该在党的号召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摩顶放踵地牺牲、毫无保留地奉献。李文祥把伟大的信念付诸平凡的人生的每一个细节。他是国家功臣,战斗英雄,生产队长,孝顺的儿子,尽责的丈夫和严慈的父亲,每一种责任都义无反顾地扛起,艰难困苦面前没有半点犹豫和推脱。在所有的角色中体现出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不避责任,勇于担当。

  不尚虚浮。不尚虚浮、不怕吃苦、求真务实的作风是李文祥可贵品格的又一体现。他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说话实实在在。他的一生,不求虚华的生活,不做面上的假事,不说漂亮的套话。战场上,他真刀实枪地英勇杀敌;到地方,搞经济建设他干在第一线;回故乡,他凭着“我就不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的劲头,扑下身子又开始苦干……李文祥如同河南大地的泥土,厚实、淳朴、坚韧。

  默默奉献。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们普遍认可为国为民的奉献,但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奉献则有不同态度。一些人把贡献与待遇放在一起考量,功勋与名利放在一起比较,认为二者相对平衡才是“值得”的;一些人干一点点工作,便大肆张扬,邀功索赏,做的没有夸的多,奉献没有索取多;一些人甚至只知索取,不愿奉献,见利益就上,见责任就躲。而李文祥却是默默奉献,不事张扬,不图索取。心底无私天地宽,李文祥之所以始终能以奉献为快乐,就在于他看重的是国家大利而不是一己私利,在于他荣誉后面的平实和静默。

  二、平凡而伟大体现“三平”精神的核心特质

  平凡、平静、平常,同时又有着执著地追求、不变的激情、自觉而强烈的责任,这正是李文祥平凡之中的不平凡之处。李文祥给我们树立了平凡与伟大完美统一的标杆,他的高尚品格既是社会群体的象征,又有鲜活的个体特色,表征着“三平”精神的核心特质。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追求。“三平”精神倡导“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体现了广大河南人身居平凡,却始终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始终坚持对理想目标的不懈追求;“三平”精神倡导的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平常中的不平常,其社会价值导向是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社会良知、内心正义、道德操守。李文祥的高尚品格正体现了“三平”精神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

  在平凡中传承河南精神。从根本上说,李文祥的精神实质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它们都体现了在理想信念的引导下,凭借人的坚强意志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李文祥的身上,我们能发现愚公移山所展现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能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能看到赤胆忠诚、心系群众、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焦裕禄的影子。

  在平凡中展现河南人风采。李文祥的“平凡而伟大”使他成为“平民英雄”。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河南人的鲜明特征,是河南“平民英雄”群像的优秀代表。中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和造就了河南人勤劳、朴实、善良、坚韧、大气、刚勇、侠义的品性。正是当今社会那些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塑造了河南人的光辉形象。“普普通通、踏踏实实”是河南人的本分,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不畏艰难、侠肝义胆”是河南人的风骨,危难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包容宽厚、忍辱负重”是河南人的境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识大体,顾大局,不推诿、不埋怨、不气馁,经受得住委屈,承受得住压力;“自尊自强,能拼会赢”是河南人的风采,敢闯敢创,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勇于胜利。李文祥正体现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河南人八种形象的新概括。

  三、人格崇美铸就“三平”精神的时代辉煌

  “三平”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是河南精神的最新概括,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动力。李文祥用崇美人格来表现的榜样力量,体现了“三平”精神的时代辉煌和实践价值,是当代河南精神的写照。多一些李文祥,多一些高风亮节和牺牲精神,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三平”精神的道德人格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三平”精神包含着人们对道德理想、责任意识、价值追求、职业精神等方面的人格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又独具中原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先进性的要求,又有广泛性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道德人格的生动反映。李文祥用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追求完美人格的道德标杆。

  弘扬“三平”精神的本色人格有利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先进。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谆谆告诫我们,在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各级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李文祥就是一个好典型、活教材、新标杆。

  弘扬“三平”精神的臻真人格有利于培育求真务实的作风。“三平”精神不仅体现为一种价值取向,而且体现为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以恒,它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是对当代河南人精神风貌的升华总结,是新时期河南精神的集中体现。这里,李文祥用他脚踏实地的行动,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可触可感的典范。

  弘扬“三平”精神的坚韧人格有利于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既是美好的发展前景,更是艰苦的奋斗历程。只有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始终保持敢想敢干的昂扬锐气,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才能化憧憬为行动、变理想为现实,不断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里,李文祥用他坚韧而执著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板。

  四、秉承高尚催生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动力

  宏大事业需要精神力量的助推与支撑。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事关中原人民福祉的宏大事业,推进落实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李文祥那种坚守信念、淡泊名利、勇于担当、不尚虚浮、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为内在的支撑和动力。李文祥崇高品格的精神力量,是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思想动力,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精神支点。

  提升精神境界。平凡中的崇高需要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脱俗的境界。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心态浮躁、人们急功近利,李文祥的高尚品格恰如一股涤荡灵魂的清泉,淳化着社会心灵、提升着思想境界。当前,我省正处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就要大力挖掘、宣传李文祥式的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学英雄比英雄的浓厚氛围,凝聚高尚的人格力量。

  修养平和心态。社会和谐,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精神的培育,需要每一个公民道德自觉的养成,需要平和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心境:奉献社会,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不图索取,李文祥优秀品格的弘扬,有助于倡导和激励全社会优秀品格的培育和养成,推动全社会良好心态的形成。中原经济区建设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快节奏、大规模的建设过程容易滋生急躁、虚浮和盲目攀比心态,在这种背景下学习李文祥,就要像他那样以平常、平静之心看待自己的付出和业绩,在实际工作中比贡献、比节约,不要比权力、比利益、比补偿……

  引导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科学世界观的引导,健康人生观的引领。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正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全社会的道德感,荣誉感。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良好的道德品格在全社会大力唱响,楔入公民心灵,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让人们在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面前自觉感到羞耻、愧疚和惭愧。把当代中国这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社会上更加洪亮的唱响,培育全社会扬善抑恶的自觉意识,引导社会重品行、比贡献。

  倡扬高尚品格。宣传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行动。今天,宣传和弘扬李文祥的优秀品格,就在于倡导崇高,引领世风,促进高尚品格在社会的普遍尊崇和自觉养成,用高尚的品格影响人,化精神为动力,合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省委书记卢展工多次强调:“中原经济区不是坐着等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实实在在干出来。”因此,“关键在做”绝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奏效,它迫切需要一大批人的埋头苦干、脚踏实地。需要领导干部夯实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树立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思想观念,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需要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动,多想大局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特别需要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需要更多人的守土有责,需要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贡献。学习李文祥,就是要把他身上体现的大局意识、奉献自觉发扬光大,重实干,求实效,去虚华。把谋划中原经济区的热情和智慧转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三平”精神,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爱岗敬业、担当奉献,务实进取,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把自己的行动自觉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大实践,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尽快落到实处。(李文祥与“三平”精神研究课题组) 

相关链接

    暂无相关文章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6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局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