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我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研讨会。市委书记段喜中强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把生态城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开创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新局面。
市领导赵瑞东、申延平、王载文、郭岩松、吴新普、徐慧前、郭奎立,以及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濮上生态园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岗位,畅谈对生态城市概念的认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想法,并就我市如何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段喜中强调,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一些专家认为,21世纪就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现有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等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城市,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四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我们建设生态城市,既符合我市发展的规律,更顺应了民心。
段喜中指出,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生态城市建设的务虚会、研讨会,也是一次统一思想的小型动员会。结合我市实际,建设生态城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先做起来,把事做实,同时要积极申报与此相关的城市牌子,我们决不能为创建而创建、为创建而做事,必须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第二,建设生态城市不宜装进去太多内容,搞复杂了不利于实施,要立足于做事、做成事,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尽快做起来。第三,要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首先做好系统全面的规划,根据发展阶段和认识水平,坚持适度超前而不过度超前。第四,要体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市场经济的理念。第五,要注意与“十三五”规划相结合,在规划中融入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内涵和任务。第六,要把握好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相融相生的原则,不能对立起来。
段喜中强调,生态城市建设涵盖自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从哪些具体工作做起,必须统筹考虑,认真研究。要明确生态城市建设的范围,重点把市、县中心城市做好;要在造绿、造水、治污上下功夫;要彰显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做好多种形式的文化展示,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要持续做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要加快建立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机制。要着力抓好环城绿色体系建设、濮上园和绿色庄园再提升、西水坡旅游开发等具体工作,力争早见成效。
段喜中强调,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城市不能光喊口号,关键是抓紧时间,从现在开始,一天一天干,一件事一件事做,不断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领导机构,抓紧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论证,启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筹办好全市动员大会。要着手起草一个高质量的文件,系统阐释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任务和节点目标,指导今后若干年的生态城市建设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营造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要做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两不误。
段喜中最后强调,当前濮阳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特殊的形势和任务,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赶超发展高潮一个接一个,让大家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凝聚到发展上,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长赵瑞东指出,市城建工作考察团赴吉林长春等四省五市考察,吹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集结号,大家对创建生态城市建设有了统一和明确的认识。近年来,全市上下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持续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横向比较,濮阳的城市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自然生态方面,我市要从城市水系、防护林带做起,不断增加城市秀气和灵气。产业生态方面,要做好“三化”融合链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文化生态方面,要立足濮阳实际,充分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好包装和宣传。
市委副书记申延平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