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文化宣传部门按照“突出重点、打造品牌、高举亮点、普遍参与”的工作思路,把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与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基层宣传文化“四有”建设、服务全市“二三五”赶超目标紧密结合,创新形式,突出特色,上下联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一台台群众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一场场免费放映的电影,让农民工兄弟劳动之余尽享高雅艺术的魅力;一间间农家书屋,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书,不唠家常学知识……
数字统计,2013年全市共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000余场次,其中民俗文化活动10000余场次,广场活动300余场次,开展各类“文化下乡”和“优秀舞台五进”活动1740余场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训190余期,800余万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浓郁的节庆欢乐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民俗文化活动时段,我市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中华第一龙”、“华夏龙都”、“中华龙乡”品牌效应,分别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民俗展演活动和“二月二”龙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全市近千支民间文艺团体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广场文化活动时段,安排部署市直37场、各县区243场广场文化活动。
安排市电影放映公司选取城中村、产业集聚区等农民工聚集地放映电影43场;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组织市“盛元”民营电影公司和濮阳网联合设立“天天剧场”,每天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和体育场等地为农民工和群众免费放映健康向上的主旋律电影。
全年购买演出400场送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结合“四有”建设示范点建设,确定27个乡镇办和61个村社区为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和特色文化基地,并选取濮阳县清河头乡娄昌湖村,清丰县阳邵乡范石村、韩村乡大韩村等为重点特色文化基地。各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均正常进行,“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的成果和效用正在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