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推出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濮阳篇《科学定位谋发展》和“何平感言”《谋定而动》后,濮阳市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科学的定位定住了方向,定出了动力,定下了决心。”濮阳市副市长高树森说,“定位引领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取向、模式和未来。围绕新的定位,濮阳要着力打造对接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沿海发达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老区新区并重,强化科学发展意识,用新观念、新思路谋划城市建设,用新机制、新政策推动城市发展,用新作风、新标准强化城市管理,擦亮濮阳城市名片,再造美丽新濮阳。”
台前县县委书记贾祖贫说:“台前县连接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科学的定位让台前看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打造‘黄金十字架’的交通枢纽体系,积极谋划推进濮范台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中石油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
“谋定而动,首在夺势,重在方位,贵在坚持。”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田自岭说:“濮阳自去年开展了旨在推动领导方式转变的‘一创双优’活动,目前正在推进活动的常态化。这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坚持和执着,一种持之以恒、克难攻坚,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科学定位,谋定而动,提振了濮阳发展的信心。往日的自我矮化、怨天尤人、安于现状,变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强烈愿望。”南乐县县长王秋芳说:“南乐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抢抓资本产业转移的机遇,坚持围绕农业抓工业、抓好工业促农业,努力当好中原经济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圈的排头兵。”
“思路转变天地宽,思路不变原地转。”中原大化集团董事长陈国平说,过去企业定位比较单一,自去年以来,我们转变了企业发展定位,坚持以化工为基础,以高端精细化工为方向,打造适度多元化的中原大化集团。目前,已经通过考察,确定了两个20多亿的甲醇产业链精细化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原大化的扭亏转型。 (记者 李 铮 通讯员 王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