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精品工程 创一流速度 树濮阳形象
——市公安局高效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及市民广场人防工程建设
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建筑面积14668.3平方米,总投资4056万元;市民广场人防工程建筑面积7023平方米,总投资1960万元,均为我市重点工程。今年5月开工以来,承建单位市公安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严要求,统筹谋划,科学调度,强力攻坚,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综合业务大楼提前30天、市民广场人防工程提前46天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充分体现了我市干部群众“用心、担当、效率、一流”的工作作风,再次创造了跑步前进、奋勇赶超的“濮阳速度”。
一、高起点规划,体现标准意识、精品意识。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满天星”系统与数字化城市建设,整合资源,建设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和市民广场人防工程,并明确市公安局为承建单位。市领导申延平、李刚作为牵头领导,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多次听取汇报,现场调研指导,研究建设方案,解决项目施工中的重大问题。市公安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引入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推进项目建设,并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设施改造、先期投入、综合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为提高建设标准,该局牵头组成考察组,专程赴南宁、广州、深圳、洛阳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选定了目前国内领先的高清全彩LED大屏显示系统和城市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并组成大屏显示系统和市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评审组,邀请省内外专家会商讨论,群策群力,严把项目设计、施工工艺、技术标准关,确保把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精品工程。
二、高质量建设,体现濮阳品质、濮阳形象。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把主体工程、内外装潢、设施功能都建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一是主体工程严把关。严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层层关口,从土建工程抓起,不放过奠基、土方、钢筋、混凝土等每一个细节,确保建设质量。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业务大楼荣获河南省“中州杯”优质结构工程奖。二是内外装潢高档次。坚持高品位,在市应急联动中心业务大楼内部装潢上,顶层全部用铝塑板装潢,灯光设计全部采用最先进标准;在外墙装修上,由原来的真石漆全部改为外挂大理石材,外观标准与市民广场融成一体。在大楼设计装潢中,市公安局先后10次组织专家论证,15次修改装修设计方案,累计制作装修效果图200余张。三是设施功能超一流。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建成投用后,大厅将由公安、城建、卫生、工商、电力、民政、安监、通信等各个社会联动部门工作人员全天候24小时值守,集中受理各类联动报警求助事项,按照“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分类处警、快速反应”的原则,及时向相关联动单位下达出警指令,真正实现对各类警情和求助的全方位指挥调度和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各方面应急需求。
三、高速度推进,体现过硬措施、一流作风。紧盯“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目标,打破常规、昼夜施工、强力推进,特别是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市公安局将两项重点工程纳入百日攻坚重要内容,建立台账,挂牌督办,狠抓建设进度。一是科学施工,昼夜不停。督促施工方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购置两套工程建设模板,所有工程建设配备两班施工队伍、双套设施,24小时轮流作业,多个工作面交叉作业,同步推进,昼夜开展施工。克服酷暑炎热和暴雨天气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提前完成了挖掘土方6.7万方、绑扎钢筋1160吨、混凝土浇筑1.1万方、回填土1.2万方的建设任务。二是每日讲评,节点推进。市公安局、施工单位、工程监理三方人员坚持每天早晚两次例会制度,通报工程进度、互通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科学编制进度计划表、进度统计表,将工程建设任务量化到天,把时间节点细化到小时,把进度责任落实到人,倒排工期、倒计时推进,加快了工程进度。三是严格奖惩,奖快罚慢。按照总体建设任务、工程建设强度、难度和重要程度等,按月、按周、按天逐项分解工作任务,与施工方、监理方签订任务目标,规定“提前则奖、超期则罚”,施工方每超期一天完不成建设任务的,罚款5000元,有效调动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加强督查,整体联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针对市民广场人防建设遇到的拆迁难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刚亲自召集市督查、公安、开发区的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督办,现场解决。市督查局建立专项台账,明确专人督导,每天现场督办进度。开发区管委会雷厉风行,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仅用25天就完成了业务大楼室外墙体外挂石材装修,综合业务楼1、2楼大厅及指挥大厅500余平方米的装修仅用30天,市人防工程规划选址、组织拆迁及主体建设任务仅用78天,再次创造了“濮阳速度”、“濮阳奇迹”。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201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