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经开区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聚焦企业和市场主体办事“痛点”“难点”“堵点”,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从流程再造、材料精简、精准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有效助力各类工程项目加速建设,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流程再造提效率,大幅压缩审批时限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一直是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重要抓手,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再造,切实提升审批效率。一是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一排查,深入分析每个环节的办理依据、办理时限、办理条件以及所需材料,杜绝冗余环节和不必要的审批节点。二是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可通过后续监管手段替代或者属于重复审批环节,对保留下来的审批环节整合和优化,合理调整审批顺序,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做到同时受理、同步办理,缩短审批时间。施工许可审批时限较法定标准压缩80%以上,平均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材料精简减负担,实现申报“轻装上阵”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申报材料梳理。严格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原则对各类审批事项所需的申报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和审核,取消12项重复性、证明类材料。二是积极推进审批材料标准化建设,统一各类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清单和格式要求,形成了“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的办理模式,企业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时,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单,提交一套规范的申报材料即可,有效避免了因材料要求不统一而导致的多次修改、重复提交等问题。三是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的跨部门共享复用,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企业无需再向不同部门重复提交相同的电子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部门共享”。申报材料总量压减55%,切实为企业减轻了办事负担,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项目建设。
三、精准服务优体验,提升企业办事满意度
优质的服务是优化审批流程、助力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一是建立“提前介入、全程帮办”机制,在项目前期主动与企业对接,提前了解项目的建设计划、审批需求等情况,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流程指引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项目审批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避免企业因不熟悉审批流程和政策要求而走弯路。二是实行“一对一”专班对接服务模式,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门的服务专班,专班成员由熟悉审批流程和业务知识的工作人员组成,全程跟踪项目审批进展情况,主动靠前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一揽子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举措,企业办事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得到了持续提升。9月份以来,先后成功完成濮阳惠成功能材料研发及中试一体化项目、中房越秀龙庭地下车库等3个项目的施工许可办理,为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按下“快进键”,也为后续更多项目的顺利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