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投资56亿元的豫能发电2×60万千瓦项目正式开工,从那时起,我就与这个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督查局到项目现场,往返56公里的路程,我每周要走四次以上。这一走,就是26个月,总行程25088公里,相当于两个25000里长征。这,只是豫能发电一个项目的路程,这,只是督查干部推动项目建设、助力濮阳发展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全体督查人就是这样,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用双脚丈量濮阳大地,用汗水书写奋进篇章,用忠诚担当走好督查人的长征路。
督查人的长征路,走的就是忠诚。忠诚,是面对党旗紧握右拳时的铮铮誓言,是历经风雨坎坷坚守的初心不变。督查局组建以来,一直把忠诚作为重要的精神基因,作为固有的行动传承,根植于一批批督查干部的内心。基于这份忠诚,凡是濮阳发展需要的,就是我们凝心聚力推动的;凡是党委政府部署的,就是我们聚精会神督办的。市委市政府决策到哪里,我们就督办到哪里,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干部就出现在哪里。从扶贫攻坚到大气污染防治,从棚户区改造到文明城创建,从民生工程到重大项目建设,处处见证着督查干部的忠诚与担当!我所督导的豫能发电项目,事关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事关1800万平米居民供暖,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发展有需要,督查有担当。为了践行这份承诺,为了坚守这份忠诚,我们不分春夏秋冬、不畏酷暑严寒、不惧路遥险途,一次次出发,一次次攻坚!
督查人的长征路,走的就是担当。担当,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为了履行这份责任,实现这份追求,在豫能发电项目建设中,我们长期值守在一线,驻守在矛盾最尖锐的地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协调,一个困难一个困难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落实。为了拉起厂区围墙,实现正常建设,在清障的关键时期,我们连续三天日夜盯在协调会现场,始终没有离开一步,饿了啃个烧饼,渴了喝口冷水,困了轮流在车上打个盹,硬是督促乡村干部冒着大雪,排起人墙,实现了围墙的艰难合拢。为了给建设保驾护航,我们一连19个月,每周组织召开早会,每次都是早上5点多出发。黎明前的老濮台公路,夜色伴着雾霾,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让人心惊肉跳,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即便这样,我们依然风雨无阻,决然前行。因为督查干部的担当,就体现在履职尽责上,督查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在克难攻坚上。
督查人的长征路,走的就是奉献。奉献,是担当背后的精神支撑,是共产党员最闪光的精神品质。督查局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三个不过夜”,一直实行“六天工作法”,只要是工作需要、组织召唤,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对任何任务,没有提过任何条件,都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加班加点,无悔无怨。他们中间,有因脚踝扭伤拄着拐杖,仍然奔波在项目一线的局领导,有深夜坚守野外施工现场的女科长;有搬着小马扎、顶着似火骄阳,盯守工地的挂职干部......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全体督查人将继续贯彻新精神,把握新方向,增长新本领,勇挑新重担,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张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