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反映
2016年8月29日下午5点,一位女士来电反映有群众在护航路上私自用水泥砌减速带,刮蹭过往汽车底盘。护航路位于我县老城区东街,西段有中心菜市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减速带过高导致过往车辆底盘剐蹭应该不是个例。
二、交办过程
我们接到电话后,首先判断道路存在水泥砌制减速带系应该属于相关单位职责未履行到位所致,决定予以受理。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知反映人,办理需5到10个工作日,办理完毕后督查人员要进行回访。
接下来我们要确定承办单位进行交办。“小事快办”便民热线在8月22日正式开通,29日接到来电时办理经验尚浅,在查阅了文明县城创建相关责任划分的材料后,又咨询了经验丰富的专项查办室的同志,得知道路损坏由住建部门负责,道路上违建由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因此确定将此事交办给综合执法局。
8月30日上午,工作人员联系综合执法局督查室进行交办,8月31日上午接到综合执法局电话,在准备铲除减速带时遭到周边居民阻挠。
三、督查思路
接到这一反馈信息后,我们迅速联系城关镇政府督查室,管区干部与包村人员到达现场做群众工作。沟通的结果是,群众同意将旧减速带铲除,但前提是需安装一个新的减速带。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新减速带由谁安装?联系公安局得知,目前减速带安装已逐渐取消,且护航路本身在东街村,周边也没有学校,并非必须安装地段,他们没有责任安装。
这件事就这样陷入僵局,接下来两天多次协调公安局依然没有进展。一个减速带不过一百多元,为何就无法解决?
与此同时,又有群众打电话反映护航路减速带剐蹭底盘。小事快办办公室召开会议分析此事,寻找突破点。客观上讲,群众为了安全私自砌减速带的情况在各地都有,从安全角度考虑,减速带可以安装,只是私自砌的不规范,高度过高,对过往车辆造成损伤。而城关镇有义务对辖区内群众的安全负责,有义务指导群众或者代为安装规范的减速带。会上决定将城关镇作为突破点,紧盯城关镇安装减速带。
四、督查结果及反思
通过对城关镇的不间断电话督导,9月8日,城关镇承诺购置减速带并负责安装。9月9日上午综合执法局将旧减速带铲除,下午城关镇将新减速带安装完毕。9月10日,工作人员对高女士进行回访,高女士对小事快办的办理效果非常满意。
之后我们对此事办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既有我们对交办过程的不熟悉,也有责任单位的不主动。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总结各单位职责分工、民生政策、政府文件等,提高了交办的准确性及效率。通过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通报制度、考核机制,促使各责任单位积极主动办理。
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回访。督查人满怀热忱,严格按照督查程序,办理每一件小事,正如县委书记冯向军在视察“小事快办”工作时所说,小事不小,办好不易,贵在坚持。通过9个月来3600余件小事的扎实办理,在清丰县内,有事就打“7912345”已深入民心。(清丰县委县政府督查局 贾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