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17年,濮阳县城区提升、新建绿化109.1公顷,新建公共绿地8处,新增帝舜大道、大庆路、长庆路11条道路绿化,为绿化需腾地拆迁房屋600间,总拆迁量8万平方米,拆迁总量、绿化面积和矛盾协调是往年的三倍。台账要求3月10日前完成绿化区域清障交地,4月15日前完成全部绿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督查局全力参与督查、协调,确保按期完成绿化任务。
二、整体思路
我们参与城区春季绿化督查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二、二、三”。即,紧扣一本城区绿化台账;盯紧八园十一路沿线拆迁和绿化两个重点;充分发挥督查协调、领导参谋助手两大作用;创新运用“承诺录音、预警预判、借力专家”三种督查方式。
三、督查措施
一是一线驻守督查。督查的使命在落实,灵魂在真实,掌握真实情况的关键在一线,摸清进度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新建道路帝舜大道两侧景观廊道绿化,全长12公里,两侧各30米绿化带,清障任务涉及城关镇、产业集聚区、五星乡、胡状镇等4乡镇18个行政村,占地清障评估工作量大。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四名同志每人负责一个乡镇,全天候驻守现场,随时掌握拆迁和绿化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当天的工作干不完、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濮上路拆迁,有一家租赁站物品堆积如山,搬迁量大,户主不积极,责任单位有畏难情绪,进展缓慢。对此,数次召集责任单位现场办公、分析研判,针对症结制定合理搬迁方案,帮助协调机械人力,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搬迁。
为准确掌握濮上路、工业路、大庆路、长庆路等路段拆迁进展缓慢的现状及原因,局领导带领有关同志,用一天时间徒步20余公里,现场查看、现场交办。对督导的情况,坚持一天一汇总、一天一通报,共编发督查通报16期,通报批评慢作为责任单位3个。
二是统筹协调督查。城区绿化及拆迁工作涉及市政局、公用事业局、通讯电力公司、城关镇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推进工作时往往按自己的台账为标准,“各自为战”,既无法形成工作合力,有时还互相冲突。铁丘游园绿化施工,城关镇群众赔偿款尚未到位阻工,通讯线杆未迁移,绿化时间节点与供暖管道施工相冲突,三大难题影响施工进度。鉴于此,我们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召集各责任单位召开现场会,厘清各方责任,明确时间节点,要求城关镇务必按时做好群众工作,各通讯公司务必2日内将线杆迁移完毕,公用事业局3天内完成管道施工,确保市政局后续绿化工作正常推进。为确保各责任单位不互相推诿扯皮,我们安排专人驻守,督促各方按期推进。
三是创新督查方式。随着督查环境的变化,传统督查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春季绿化督查中,我们创新运用了三种督查方式。
“承诺录音督查。”督查中,为保证责任单位在时间节点内完成清障、拆迁、绿化任务,我们要求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承诺,形成录音资料存档,作为效能问责的重要依据,倒逼责任单位如期完成任务。
“预警预判督查。”清障交地与绿化施工是春季绿化相互衔接的两个关键环节,必须紧密相承,时间上不能空挡。督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即将完成拆迁的路段,而市政局却仍未做好苗木订购、组织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即使腾出来空地,也不能按期绿化。对此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创新运用了预警预判督查方法,迅速撰写督查预警专报,文字表述配以现场图片,向县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提请召开现场办公会,责成市政局快速做好前期苗木采购、组织机械等准备工作,确保按期绿化。此举有效避免了清障交地与绿化施工两环节之间的时差“空挡”,提高了绿化效率。
“借力专家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绿化标准不高、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及时报请县政府同意,聘请市园林绿化处4名专家,利用2天时间对大庆路、长庆路、铁丘游园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地“会诊”,形成合理整改意见,责成市政局限期整改,确保了绿化质量和成果。
四、督查成效
4月15日前,濮阳县城区绿化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共栽植树木700余万株,县城区初步形成“六纵五横”绿色景观带,街角游园绿地整齐有致,绿意盎然,县城居民生活在“人在花中游,车在绿中走”的如画美景之中。
通过城区绿化督查,濮阳县委县政府督查局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善于督查的督查铁军,提升了督查工作质量,创新了督查方式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督查工作经验,是我局近年来较为成功的督查范例。(濮阳县委县政府督查局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