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督查通报 >> 正文
濮督通〔2011〕74号:去冬今春新造林成活情况督查通报
来源: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督查局  发布时间:2011-6-17 15:33:20  浏览次数:1522次

  去冬今春植树造林任务完成以后,造林成活率偏低成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查明原因,找准症结,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近日联合市林业局、市林科院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到濮阳县、华龙区、清丰县、开发区等四个县(区)进行了督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冬今春全市共完成植树2124.17万株,其中,杨树和泡桐约占到总量的70%左右,经济林占20%,其他树种占10%。从整体情况看,产业集聚区绿化、主要廊道绿化、林果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新植树木成活率较高,而一般廊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工程成活率相对较低。5月20日至6月20日,省林业厅造林核查组正在对我市新造林成活率进行核查,虽然核查尚未结束,但形势不容乐观。据林业部门测算,今年全市新造林整体成活率低于85%的合格线已成定局。

  二、影响成活原因

  1. 造林季节干旱。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市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降水量仅为43.6毫米,较往年同期减少50%,平均气温升高0.7℃。降水量不仅少,而且多集中今年2月份以前,在今春3至4月的主要造林季节几乎没有降水。降水少、气温高、空气干、蒸发快致使苗木根部极易大量失水萎缩,栽植后缺水干枯。

  2. 树苗失水严重。一是运输途中失水严重。今年我市造林所需苗木多是从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购买,运输距离远,时间长,保护措施稍不到位,幼苗就会严重脱水死亡。如濮阳县清河头村106国道两侧造林地段,树苗运到时,根部已经干枯,根本不可能成活;二是栽植过程苗木脱水。今年造林规模大,数量多,同批树苗无法在一天内植完,又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也造成幼苗的失水干枯。如清渠线清丰县段东侧栽种的杨树,同一批苗木,因种植时间和保护措施差异,导致成活率相差较大。

  3. 栽植质量不高。一是造林人员组成比较复杂,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对栽植标准认识不清,对壮苗所需的根系长短、水分需求、树穴大小缺乏必要的认知,苗木栽植标准较低,为后期管理带来麻烦,甚至直接导致了树苗的死亡;二是未能按技术规范进行栽植。农田林网建设中,由于担心影响小麦生产,树穴仅挖在两行小麦之间,树穴小而浅,树木见风摇晃,很难成活。部分树苗则是栽种过深,至今未发芽。如安范公路清丰县西两侧所植木槿,成活率不到20%。

  4. 责任意识不强。一是造林人员在栽树时存在挖坑浅、浇水少等偷工减料、草率应付现象。在清丰县马庄桥镇东部金堤河桥西侧、濮阳县南杨什八郎村南侧路东,新植的苗木稍一用力就可以连根拔出,埋藏深度只有25厘米左右,不及规定深度的一半;二是部分县(区)、市直单位重栽轻管,在完成造林任务上不遗余力,在后期管理上则存在麻痹、轻视思想,尤其不能按时足量浇水;三是农民护林积极性不高。由于造林补贴较少,林材价格低迷,种树的综合经济效益已经低于种粮收入,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不高,对栽种的树苗养护不够,大多未能及时、足量浇水。

  三、建议

  提高成活率是植树造林的重中之重,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栽种、管护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1. 就近购买苗木。一是首选本地培育的苗木,确保树苗能够迅速适应本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二是减少长距离运输,避免根系失水。据了解,市林科院近300亩苗木基地,因为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县(区)购置苗木舍近求远,下一步应加强对接,积极为我市植树造林提供大批良种壮苗。

  2. 严格约束激励。一是与树苗供应商经济利益挂钩。从选择苗木之初就与供应商签订全程服务合同,尤其是购置的大规格苗木,不但要确保苗木质量,还要做好移植、运输、管护等各项技术保障工作;二是与造林单位目标考核挂钩,提高造林成活率所占考核分值的比重,推动各相关单位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成活率,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栽轻管的思想。

  3. 加强培训指导。一是在植树季节开始之前,组织编印造林手册,明确造林技术标准和栽植规范,并对造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参与人员,要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切实解决好往年植树造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植树造林流于形式。二是在植树期间,抽调经验丰富的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造林督导组,深入一线,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对栽种效果进行审核把关,确保苗木质量、栽植规范和管护措施落实到位。

相关链接

    暂无相关文章
>>>>>>>>>>>>>>>>>>>>>>>>>>>>>>>>>>>> 您是第位访客 <<<<<<<<<<<<<<<<<<<<<<<<<<<<<<<<<<<<
CopyRight © 2019-2025 pydc.gov.cn | 中共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邮编:457000 电话:0393-6667008 邮箱:pysdcj163.com
本站图片及文字(转载内容除外)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
备案编号:豫ICP备15033447号